|
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建设种植技术现场培训会在溧阳召开 | |||
| |||
“水韵苏米”进入标准化生产时代——5月7日,由江苏省粮食行业协会主办的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建设种植技术现场培训会在江苏溧阳市岁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召开。此次培训共组织了全省60家大米种植企业,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院长王才林,溧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亦愚,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安全仓储与科技处四级主任科员乔凯伟出席培训会,培训会由省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施启平主持。 在“江苏第一方”现场,田块连片集中,地力适中,每块面积30至50亩,田面平整,适宜全程机械化作业。田间配套完善沟渠路纵横交叉,田间道路全部进入水泥路面及柏油路面,交通便利,灌排方便。 培训会前,岁丰农业董事长王林松带领60家米企负责人在“江苏第一方”现场参观学习《硬地硬盘微喷育秧技术》,并着重介绍了育秧营养土配置、水稻种子的处理,现场演示了浸种、拌种、流水线育秧。 众米企负责人在现场发出阵阵感叹:没想到“出苗率这么高”、“秧苗健康没有杂草”、“秧苗根系如此发达”……王林松介绍,正是因为采用了优质稻米全产业链标准化生产流程来种植,育秧、整地、栽插、田间管理、加工等工序都有相应标准化的流程来应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时期,才有了今天的“三品一标”示范基地。据悉,针对南粳46这个品种,专门定制了南粳46专用肥,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施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2018年至今,岁丰农业先后被评为“常州市龙头企业”、“国家优良食味水稻标准化区域服务与推广平台—原粮生产示范基地”;“庆丰大米”南粳46已成为常州市网红大米,并荣获第二届江苏“好吃苏米”金奖,被列为“江苏省十大品牌”。 《硬地硬盘微喷育秧技术》培训之后,江苏省水韵苏米产业研究院院长王才林对《江苏省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事实上,从2021年开始,农业农村部启动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升行动,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在“三品一标”基地建设实践中,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成为佼佼者,被誉为“江苏第一方”。2022年在该村部级绿色高质高效千亩示范基地,测产专家在随机选取3个田块进行测产,平均亩产高达753.1公斤。 被誉为“南粳之父”的王才林清楚的记得,2022年8月26日,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到南渡庆丰基地考察指导,充分肯定了基地优质稻米南粳46“三品一标”全程标准化生产和优质大米品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做法。 王才林表示,“水韵苏米”示范基地标准实施的重要意义在于,提升“水韵苏米”核心企业产品质量,促进优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打造水韵苏米“三品一标”标准化种植基地,从品种优化、种植技术、基地管理等关键要素推动“水韵苏米”产品品质提升,全面提升“水韵苏米”核心企业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水韵苏米”示范基地标准通过落实“水韵苏米”品牌产品全产业链质量控制的各项标准与制度,达到提升产品品质,强化品牌意识,促进江苏稻米产业高产优质协同、良种良法协同、品质品牌协同发展,推动江苏水稻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王才林表示,省粮食行业协会、省水韵苏米研究院,将在今年下半年开展组织“三品一标”示范基地的申报,评定出十个“三品一标”示范基地。 施启平表示,此次培训会是为了进一步落实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水韵苏米”品牌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水韵苏米“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建设,从源头上提高大米加工质量,提升水韵苏米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同时呼吁参加培训的苏米企业,学习王林松“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农民增收”的精神和情怀,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并对照“示范基地标准和评分细则”,加强种植基地建设。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此次培训,参训的米企负责人普遍感到“水韵苏米”品牌提升必须按标准操作的重要性,感到有学头、有干头、有盼头,受益匪浅。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