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2023年稻谷市场和政策格局 | ||||
| ||||
稻谷是我国重要的口粮品种,也是政策市比较明显的品种,在这几年疫情反复折腾和国际粮食大起大落的背景下,国内稻谷价格真正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稻谷已成为主粮中价格最低的品种 这两年主粮品种中,小麦、玉米走势强劲,与稻谷的价差进一步拉大。目前主产区小麦收购价格基本在3200元/吨左右,玉米华北2800元东北2600以上。由于近年来水稻种植收益走低,玉米、大豆等不同粮食作物的亩产收益差距问题,影响了部分农户种植积极性。东北地区部分农户“水改旱”种植大豆/玉米的现象值得关注,农业农村部种植业司去年也在东北调研“水改旱”和作物单产水平差异情况。 结合我们水稻群抽样调研来看,东北种植户普遍反映种植收益不理想,一方面地租成本高,农场杂费多,而且农资大幅上涨;另一方面就是稻谷价格相对玉米大豆偏低等,这两年品种种植结构调整很大。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将公布 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国家为了预防“谷贱伤农”,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而实行的一项惠农政策。进入2023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已经实行了20年,在发挥“托底”功能,守牢粮食安全底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粮食收购已经形成了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导、政策性收购为补充的新格局,粮价形成逐步回归市场化,优质优价的粮食收储机制逐步形成。 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今年小麦最低收购价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和稻谷补贴将保持稳定,还要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强化政策支持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2020-2022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已连续三年小幅上调,但2023年预计将维持稳定。根据历年来稻谷最低收购价发布时间来看,2月份是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发布的窗口期,我们静候政策落定。 稻谷种植结构调整很大 国家统计局公告显示,2022 年全国稻谷播种面积 4.42 亿亩,同比减少 706.6 万亩,下降 1.6%;受南方地区高温干旱影响,稻谷产量20849.5万吨,比上年减少435万吨,下降2.0%。 综合2022年底和今年初的一些政策风向来看,今年粮食生产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等目标明确。小麦稻谷作为重要的口粮品种,国家力争面积和产量稳定。 回归到稻谷品种系列之内,东北地区2023年长粒品种以及稻花香、糯稻价格高位,今年这些品种种子火爆热销,而圆粒水稻的购买农户多是无奈和求稳。 稻谷托市收购即将结束 根据收购预案,2022年最低收购价稻谷即将结束,南方产区籼稻2023年1月31日结束,主要为湖北、安徽、河南、江苏四省。黑龙江粳稻托市收购将于2月28日结束。按照当前托市收购进度来看,2022年黑龙江粳稻托市收购总量预计和上年不错上下。 总体来看,预计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总量将减少,后期库存在国储拍卖和定向稻谷销售之下,国内稻米市场的供应压力将进一步减轻。 大米进口数量创历史新高 根据海关数据,2022年我国累计进口大米615.88万吨,同比增长25%,创历史新高,占总产量的4%左右,远超超进口配额532万吨的水平。其中碎米进口352.75万吨,占到大米进口总量的57.28%。 2022年累计出口大米221.46万吨,同比减少23万吨。累计净进口大米394.42万吨,进一步增加了国内稻米的供应压力。 政策性拍卖和各级储备轮换 根据惯例,最低收购价稻谷收购结束后,陈粮将会重启投放,具体时间暂未公布,2022年投放时间在3月1日。此外各级储备稻谷轮换也将逐步入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