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淮两地携手开展“迎新年”优质大米品鉴展销活动 | |||
| |||
1月12日,在农历新年来临之际,南京、淮安两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南京新港粮油食品市场联合举办宁淮粮食产销合作暨“迎新年”优质大米品鉴展销活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进一步深化宁淮两地粮食产销合作,推介两地优质大米,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领城乡居民在“吃得饱”的同时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淮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淮安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联合主办,南京市粮食行业协会、淮安市粮食行业协会承办,南京粮食集团给予了大力支持。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孙燕、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才林、南京市发改委二级巡视员徐震中、淮安市发改委党组成员、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杨宝鹤,以及宁淮两市粮食行业协会、发改委机关、区县行政管理部门、购销公司负责人以及部分粮食企业负责人,约120人参加了活动。省粮油学会秘书长何广龙应邀担任品鉴专家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首先举行了两地优质大米品鉴活动。两市优选的20家企业选送的优质大米蒸煮出来的米饭,特邀的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王才林研究员等五位专家根据米饭的气味、外观结构、适口性、滋味和冷饭质地等指标 进行综合评分,过程细致严谨、公平公正,共评选出了12个优胜奖、8个金奖。还举行了宁淮粮食产销合作签约仪式,同时,举办了南京淮安两市优质粮油产品展销,吸引了广大市民前来购买。 南京市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徐震中在致辞中指出,南京,作为江苏省省会、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长三角区域特大城市,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有效供给,责任重大。近年来,南京认真执行中央粮食工作方针和国家粮食收储政策,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粮食产业稳步提升;与淮安市保持紧密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全力构建更高层次、更加完备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坚定以考核压责任、强弱项补短板促发展,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粮食整体工作得到了质的提升。下一步,南京市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心怀“国之大者”,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维护国家安全的高度,全面落实好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进一步深化改革,深化粮食储备体制机制和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完善粮食购销领域廉政监管机制,落实地方储备责任;进一步加快基础建设,完善设施布局,依据《南京市“十四五”粮食流通和物资储备发展规划》,加强“小、散、远、旧、闲”库点整治,按照“一轴两翼”整体布局,打造现代粮食物流体系;进一步深化粮食产销合作,积极创新思路,不断深化合作,拓展外埠粮源基地,完善粮食应急保供体系。 淮安市发改委党组成员、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杨宝鹤在致辞中推介了淮安大米。他指出,淮安是历史上著名的“天下粮仓”,明清时期更是全国漕粮转运中心。淮安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0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100亿斤。淮安市内有“9河4湖”,灌溉“淮安大米”的水全是盛产鱼虾蟹的优质水、生态水。好水好土好味稻。淮安是全国稻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市,是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发源地,先后承办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十一届稻博盛会,淮安大米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十佳粮油地理品牌”“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中国好大米十强区域公用品牌”以及“江苏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天下粮仓,淮米飘香。今天,我们来宁举办活动就是要将淮安最好的大米呈现给南京市民。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二级巡视员孙燕代表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活动举行表示热烈的祝贺。她指出,南京是省会销区,淮安是产粮大市。一直以来,淮安都是南京的主要粮源地。近年来两市在产销合作方面建立长效联动和利益衔接机制,携手共建60万亩优质稻米保供基地、10万亩优质小麦保供基地,淮安市每年供应南京市场稻谷和小麦合计11.5万吨,突发情况下保障供应南京市场半个月的成品粮消费量3.6万吨,为全省带了好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合作模式日趋完善和优化。两地粮食企业原粮贸易、加工贸易、委托收购、代收代储等多种合作同步深入开展,一年一度的“宁淮粮食产销合作暨新米上市节”,更是为两地企业搭建了合作平台。她强调,作为省会城市,在粮食安全上,南京稳则全省稳。因此,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对南京粮食工作一直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重点支持。对双方的产销合作和应急保供,省局将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加大政策倾斜,加大投入支持,共同把宁淮粮食合作打造为全省粮食产销合作和应急保供的样板。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