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托市收购范围扩大 粳稻价格坚挺运行 | ||||
| ||||
随着粳稻地储收购渐入尾声,主产省托市收购力度进一步加大,2022年最后一周,黑龙江省公布第三批最低收购价稻谷收储库点共计70个,托市收购范围进一步扩大,支撑粳稻价格坚挺运行。 元旦已至,稻谷价格整体保持稳定,部分地区小幅涨跌。目前中晚稻市场购销逐渐放缓,随着春节临近,加工企业备货基本完成,再加上地储轮换接近尾声,中晚稻市场整体供需相对宽松,价格稳中偏弱运行。下游市场疫情影响仍存,大米集团性消费复苏缓慢,米厂走货不佳,现货市场仍维持“稻强米弱、好粮好价”状态。 籼稻售粮高峰已过 市场购销热度下降 2022年12月下旬,中晚籼稻市场售粮高峰期已过,近期市场购销热度有所下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疫情防控政策放开后,全国范围内感染人口持续增加,一定程度上打乱了正常的稻谷购销秩序,安徽、江西等主产省一些基层稻谷收购点已经停收,部分没有停收的贸易商也基本在做收购扫尾工作,预计元旦后最多再收一周左右就结束;另一方面,各级地储轮换任务基本完成,只有少量任务重的地区仍在收购中,且目前的地储轮换收购价格已经有下降趋势,据了解,安徽六安中晚籼稻补库价为1.25~1.27元/斤,大米加工企业收购价1.30元/斤左右,预计后期随着供需形势进一步宽松,中晚籼稻价格还有小幅下调的可能。 截至2022年12月29日,各地中晚籼稻米市场行情如下: 江西:吉安新季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1.39元/斤,宜春1.39元/斤,九江1.36元/斤,南昌1.35元/斤,均与上周持平;赣州1.36元/斤,下跌0.01元/斤;抚州1.39元/斤,上涨0.08元/斤。南昌晚籼米批发价1.905元/斤,持平。 湖南:湘潭普通新季中晚籼稻收购价1.40元/斤,永州1.40元/斤,株洲1.38元/斤,长沙1.38元/斤,益阳1.37元/斤,常德1.32元/斤,均与上周持平。长沙晚籼米批发价1.85元/斤,持平。优质稻行情走弱,“黄华占”收购价从1.44元/斤下跌至1.41~1.42元/斤,“丰两优”因市场余粮较少,价格在1.38元/斤持稳。 湖北:武汉普通三等中晚籼稻收购价1.38元/斤,潜江1.38元/斤,荆州1.36元/斤,襄阳1.36元/斤,宜昌1.36元/斤,荆门1.36元/斤,黄冈1.35元/斤,孝感1.33元/斤,均与上周持平。荆州陈晚籼稻出库价1.25元/斤,持平。 福建:福州地区早籼米批发价1.82元/斤,中晚籼米批发价2.06元/斤,东北圆粒粳米批发价2.31~2.33元/斤,均与上周持平。 广西:梧州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1.46元/斤,北海1.46元/斤,钦州1.46元/斤,桂林1.40元/斤,均与上周持平;贺州1.47元/斤,上涨0.01元/斤。 广东:阳江新季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1.56元/斤,与上周持平;清远1.55元/斤,上涨0.03元/斤;广州1.55元/斤,上涨0.01元/斤;肇庆1.53元/斤,下跌0.02元/斤。清远陈晚籼稻出库价1.35元/斤,持平。 安徽:安庆普通中晚籼稻收购价1.34元/斤,合肥1.33元/斤,芜湖1.33元/斤,宣城1.32元/斤,六安1.29元/斤,滁州1.29元/斤,均与上周持平;池州1.33元/斤,铜陵1.33元/斤,均下跌0.01元/斤。六安陈晚籼稻出库价1.24元/斤,持平。 粳稻托市范围扩大 现货行情坚挺运行 随着粳稻地储收购渐入尾声,主产省托市收购力度进一步加大,2022年最后一周,黑龙江省公布第三批最低收购价稻谷收储库点共计70个,涉及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佳木斯市、鸡西市、双鸭山市、七台河市、鹤岗市、绥化市、黑河市等地,托市收购范围进一步扩大,支撑粳稻价格坚挺运行。 截至2022年12月29日,各地粳稻米市场行情如下: 黑龙江:受降雪影响,稻谷购销活动停滞,近两天陆续恢复中。农户出于还贷压力积极售粮,小型贸易商利润微薄,基本暂停收购,大型贸易商仍在收购新稻。大庆普通新季圆粒粳稻收购价1.41元/斤,绥化1.40元/斤,佳木斯1.33元/斤,鸡西1.31元/斤,均与上周持平;哈尔滨1.40元/斤,黑河1.30元/斤,均上涨0.01元/斤。 吉林:通化普通新季粳稻收购价1.46元/斤,白山1.44元/斤,松原1.41元/斤,辽源1.40元/斤,白城1.39元/斤,长春1.37元/斤,均与上周持平;白城陈粳稻出库价1.38元/斤,持平。 江苏:连云港普通新季粳稻收购价1.45元/斤,盐城1.45元/斤,常州1.45元/斤,泰州1.45元/斤,扬州1.43元/斤,南通1.39元/斤,均与上周持平;宿迁1.43元/斤,下跌0.02元/斤;南京1.44元/斤,下跌0.01元/斤。盐城陈粳稻出库价1.38元/斤,持平。 米企开机继续下滑 大米需求复苏困难 2022年12月末,由于下游消费市场复苏十分缓慢,大米旺季不旺的现象较往年更加突出。 抽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东北地区大米加工企业开机率基本在维持在25%~45%之间,环比下降5%~10%,同比下降0~5%。 随着疫情管控放开,短期内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仍在,餐饮堂食、旅游业的复苏均需一定时间,学生提前放假、务工人员提前返乡,大米的集团性消费需求较往年偏弱。节日带动作用持续减弱,市场大米走货好转,但米价没有明显起色,很多大米加工企业为维持正常的客户关系,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维持正常的开机生产,部分加工企业趁着疲弱的行情提前停工。 综合分析,距离春节越来越近,稻谷市场大概率维持偏稳行情,后期疫情发展变化趋势、产区农户售粮进度、新年度国家对稻谷生产的支持政策等市场热点值得关注。(原文刊登于2023年1月1日粮油市场报A03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