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重磅!关乎粮食市场大事件 | ||||
| ||||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意义重大。这一年,我国重农抓粮,首次实行党政同责,层层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在极端天气和疫情影响下,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属不易。 回顾2021年,粮食生产并非一帆风顺,3月倒春寒、7月河南极端暴雨、10月山西大暴雨、秋收困难、冬播推延、疫情反复...... 粮食市场随之波动。 在极端天气频发的警示下,我国始终高度关注粮食领域,针对粮食安全、粮食流通、粮食储备体系作出改革。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更是再次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一月粮食大事件 2020年我国粮食累计进口14262.1万吨,大豆全年进口量突破一亿关口,达到创纪录的10032.7万吨。 2021年1-11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5094.3万吨,同比增长20%,大举超过2020年粮食进口总量;1-11月累计进口大豆8765.3万吨,同比增长23.4%。 对于我国这样的粮食消费大国来说,粮食进口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习总书记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问题。“我们要利用‘两个市场’,但必须有一个安全线,超过了以后就要亮红灯。要明确重要能源资源国内生产自给的战略底线。要加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制度建设,在关键时刻发挥保底线的调节作用。” 二月粮食大事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农业领域是国家高度关注的对象。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磅发布。 文件指出,“十四五”时期要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鼓励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饲料,稳定大豆生产;优化农产品贸易布局,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开展粮食节约行动,打好种业翻身仗,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2月25日,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国家乡村振兴局牌子正式挂出。 一个新的机构诞生,往往与某一时期的中心工作出现转移密不可分。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三月粮食大事 3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的意见》,全文19000多字,其中重点提出,2021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要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种粮农民补贴,适度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开展粮食节约行动。保障好14亿人的粮食安全。 四月粮食大事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流通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责任重大。4月15日,新修订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 “取消粮食收购资格许可制度”是此次的一个重要调整,深入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精神,从事前的收购资格许可转变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此外,此次修订全面加大了处罚力度,完善了粮食流通经营行为规范、粮食质量安全、粮食节约和减损等方面的权利义务规范。 五月粮食大事 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91岁。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长期奋战在农业第一线。在他的心里,国家利益重,科学事业重,名利却最轻。他一生扎根在稻田之间,实现了千百年来人民心中最朴素的愿望,攻克了曾经绊倒半个地球的难题,让上亿人口摆脱饥饿。 六月粮食大事 6月开始截至12月底,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开展全国粮食流通“亮剑2021”专项执法行动。利用半年时间,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如压级压价、低收高转、拖欠售粮款等,坚决配合有关方面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捏造散布涨价信息等行为,有效维护粮食市场秩序,确保粮食价格稳定。 12月28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将继续扎实开展粮食购销领域专项整治,大力推进信息化穿透式监管,坚决守住管好“天下粮仓”。 七月粮食大事 7月20日,河南极端暴雨,身处郑州的我们罕见多日停更...... 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玉米。其中,小麦产量全国第一,仅2020年就达到3753.13万吨,占到全国小麦总产量的三成左右。 泄洪区有很多震撼的画面让人泪目,无数乡镇的紧急撤离,村民的背景离乡,数以万计的良田,才换取了城市的平安。 八月粮食大事 8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我国是大国,必须具备同大国地位相符的国家储备实力和应急能力。 要统筹解决好“储什么”“谁来储”“怎么储”的问题;要加快健全统一的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体系,优化重要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要完善战略储备市场调节机制,增强大宗商品储备和调节能力,更好发挥战略储备的稳定市场功能。 九月粮食大事 土地是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虽然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但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特别是耕地资源更加紧缺。 9月1日新《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根据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拟征收范围内抢栽抢建;违反规定抢栽抢建的,对抢栽抢建部分不予补偿,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树养鱼要重罚。 十月粮食大事
10月27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下发通知,取消了两大方面的资格认定,贯彻“放管服”改革精神,推进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权力事项,激发粮食市场的活力。 取消粮食收购资格,顺应粮食购销形势新变化,有利于营造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取消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多措并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达标、储存安全。 十一月粮食大事 在我国,农产品“吃掉1/3、扔掉1/3、烂掉1/3”,每年损失近2亿吨,每年粮食产后,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以上。居高不下的粮食产后损失数据正在提醒我们,关于粮食浪费这件事情,我们要足够重视了。 十二月粮食大事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增长1.9%。 12月25日至26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指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着眼国家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措施要硬,执行力要强,确保稳产保供,确保农业农村稳定发展。 习近平强调,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保证粮食安全,大家都有责任,党政同责要真正见效。要有合理布局,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18亿亩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要实打实地调整结构,扩种大豆和油料,见到可考核的成效。要真正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确保猪肉、蔬菜等农副产品供给安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