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农垦系统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每年粮食产量稳定在700亿斤以上,棉花和天然橡胶产能保持在200万吨和30万吨水平以上。2021年,粮食预计增产35亿斤。
这是记者近日从农业农村部农垦局了解到的消息。
农业农村部农垦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三五”以来,全国农垦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有效带动了现代农业发展,成为国家在关键时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目前,农垦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600多万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92.1%,粮食亩产494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3%。
这位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国农垦不断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多种形式农业规模经营得到稳步发展。“产业公司+农场公司+职工家庭农场”等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日趋成熟,公司制集中统一经营、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形式加快推进,大幅提升了农业规模化水平、土地产出水平和整体效益水平。
同时,一些垦区特别是集团化垦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聚焦主责主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资源资产整合,不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产业结构,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和优势产业。首农、天津、光明食品集团和北大荒、江苏、广东、海南、云南农垦集团等企业集团及一批产业公司业绩突出,在粮食、天然橡胶、种子生产以及乳品、肉食加工等领域形成相对优势。
2022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这位负责人表示,农垦要千方百计稳定粮食和天然橡胶生产面积、确保不减少,稳住粮食和天然橡胶产量、力争能增产多增产。在抓好自身生产工作的同时,要履行好农业“国家队”的使命,积极主动服务地方农业发展,通过多种方式的联合、合作,带动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