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韵苏米”全省行之公正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 | |||
| |||
我站在公正稻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二层小楼上,脑子里总是“公正”,时不时以为是在一家法律机构。“我是种稻的。”合作社理事长黄华勇动不动就说他的职业,乐此不疲,也不停地纠正着我。 二层小楼矗立在稻田中央,像大海里的一座瞭望塔。金色的稻子像波浪,从遥远的天边一下子涌来,浪花好像能溅到裤腿上。 极目远眺,有几块稻子倒伏,像不经意的补丁。可惜了,我很内行地说。黄华勇笑笑说,这是正常的倒伏率。可以想办法让它们棵棵不倒,但违背了自然规律。 “要不然去改变风雨——这是不可能的;要不然借助科学的力量改变稻子——这是可能的。但是,”黄华勇的手挥了一个圈,“为了那几小块稻子不倒,却要折腾一大片的稻田,科学吗?” 我扭头看着黄华勇。中等身材,精神抖擞,目光炯炯。“种粮的”,在我的脑海里是农民,在明晃晃的阳光下,面朝黄土背朝天。但眼前这位,更像一位睿智的学者,只不过行走在阡陌田畴。他的肤色,越来越接近稻子的颜色。 “科学与自然必须尽量完美结合,”黄华勇指着辽阔的稻田说,“才有完美的稻米。” “怎么才能完美结合?”我问。 黄华勇说:“首先是控制。” “其次呢?”我问。 黄华勇说:“还是控制。” 噢。我在“公正”,听到最多的是“控制”。“控肥”——控制氮肥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控苗”——控制无效分蘖和最高苗数,提高成穗率和群体质量;“控病虫”——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用量,提升稻米食用安全。包括控制温度——仓库装空调,低温烘干,甚至要把机器因精加工产生的温度压下来;控制耕田使用——轮作休耕,种植“紫云英”把地养肥,增加地力。 “呵呵,我们还控制产量。”黄华勇说。 我大惑不解,不是产量越高越好吗? 黄华勇告诉我,为有米吃,当然要提高亩产,但如果为了有好米吃,有些品种必须把产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所谓控制产量,就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停止施肥,让它们自然生长。那些稻子,会在田里站6个月——180天,充分吸收天地之灵气,有营养,品相好,口感也好。 水稻产量,“公正”控制在1100斤。“让每一棵稻足月。”黄华勇竖着指头说,“要足月,就不能一味增加营养,否则太大了,怀不住,就会早产。” “这——怎么控制?”我看着漫无边际的稻田。 黄华勇开心地笑着:“科学。” 我有农村生活经历,在列祖列宗千百年守护的土地,会耕耘、播种、收割,颗粒归仓。但黄华勇的话,我是第一次听说。 “我这里有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研究所博士生工作站。”黄华勇信步下楼,我紧随其后。 楼下即稻田,我好像蹚进金色池塘。稻子们与我如此亲热,近处的磨蹭裤腿,远处的点头,更远处的招手。清新而温暖、成熟又香甜的气息,让我情不自禁地深呼吸,香气沁入心脾。 稻子们站立在自己的田垄上,精神抖擞。 “你不要把它们当稻子,”黄华勇跨到田埂上,蹲下来,稻子围着他,“你要把它们当孩子。”他扭过头问我:“你对自己的孩子,会怎么做?”他并没有等我回答,抓起一根稻穗,捋下顶端的几粒稻子,搓着、吹着,再搓着、吹着。稻谷飞散,米粒晶莹。他撮起一粒,送到嘴里,慢慢嚼着、品着,笑容满面:“再过一周。” “控制产量、延长生长时间,不是增加了成本、减少了利润?”我问。 “你不要以为我是在为你种稻,我是为我种,当然要种出最好的。”黄华勇没有直接回答我,“用心。” 黄华勇的话直抵我心。为自己种稻,推己及人,把天下苍生视为父老兄弟,为的是让他们端一碗好米饭。 “有水田真好,”我舒畅地说,“可以种水稻,就会有大米吃。”我想起小时候,一日三餐以山芋为主。偶尔煮的稀饭,能照见人脸,反复“打捞”,筷子上才会有几个涨烂的米粒。我听“公正”人介绍,黄华勇之所以选择种稻,是小时候被饿怕了。 饥饿就像凶狠的手,不由分说地撕扯着你的胃,然后变成阴影笼罩着你。 这块土地上的百姓,不仅吃饱了,而且正在吃好,也不过就短短二三十年工夫。 “不是每一块水田,都能种出优质大米;”黄华勇踩了踩水稻根部的泥土说,“不是每一块水田,都适合种任何品种的大米。” “这里呢?”我问。 “风水宝地,”黄华勇想也不想说。 谁不说俺家乡好。但我知道,黄华勇此言不虚。我多次到过溧水,曾经在江苏卫视为溧水梅花代言。溧水地处北纬31°-31°48′,东经118°51′-119°14′。秦淮河水系、石臼湖水系以及太湖水系的厚爱,使它河汊纵横、土地肥沃。年平均气温15.5℃,年平均日照2146小时,年平均降水1037毫米,四季分明。 好地方不愁人来,山高路远也为邻。唐代诗人白季康、宋代词人周邦彦、清代文学家袁枚曾任溧水知县,谢灵运、李白、颜真卿、杨万里等历代文人都到过这里,留下大量诗篇…… “江苏适合种大米、种好大米的区域很大,我这里特别适合种植南粳46。”黄华勇说。 合作社2012年成立,开始种植南粳46。之所以取名“公正”,是因为民以食为天,种地的人要公道正派。2016年,“公正”的“道好牌”大米第一次参加评比,就获得“南京好大米”和“江苏好大米”特等奖。之后,只要参评,“道好牌”必定获最高奖。 “道”者,稻也;“好”者,良也——粮也。道好,稻亦好。 “公正”声名远扬。我问黄华勇还有什么秘诀。 “有!”黄华勇得意地说,“南粳46原种繁殖基地在我这里。” 水稻有着强烈的“返祖”现象,快则三四年后就会变成杂草稻,因此必须不断地改良稻种。最好的种子,当然是第一代“原种”。 我们越走越深,回头看那座二层小楼,已经像大海中的礁石,愈发显出自己的小来。我忽然明白黄华勇为什么要建二层小楼。登高,可以看日月星辰,看风霜雨雪,看年景收成。 这是一个热爱土地的人的宿命。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