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小麦:疫情之下,逆流而上 | ||||
| ||||
近期小麦从业者周围环境基本都是“非必要,不离市;无紧急,不出省”,每个人必备“口罩、疫苗、核算三件套”。跨省流动持48小时核酸(前段时间是7日内)报告并居家隔离7天。 本来暂停和相对封闭的小麦市场已缓慢平稳,近期又被明显加价的竞价采购和储备粮增储带动,立马火热起来。 一疫情防控新的变化 结合新闻媒体通报和权威发布大致看出: 1.疫情防控继续以江苏和河南为主,湖北、湖南、云南小范围发生。其他省市正常防控和筛查,对往来河南、江苏等中、高风险区域隔离、筛查更严。 2.受到疫情影响,部分乡村道路限制车辆进一步扩大,跨省流动对核酸检测期限从7天缩短为48小时,造成物流几乎无法正常流通。 3.本轮疫情本土确诊病例超1000例(截止8月10日24时),出现接种疫苗后被感染的“突破病例”;南京出现“零新增”;发生在高温季节;病毒变异疫苗能否及时跟进等,进一步影响大家的心理。 二近期储备粮增储和小麦竞价采购 储备粮增储和储备库竞价采购一直在进行。对于提前完成轮换入库任务的库区,各级储备在多个省份都存在增储行为。以本周末中储粮南阳库1.33元每斤(潢川1.34元每斤)收购为代表的增储,8月11日山东竞价采购等行为对市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价格和数量)。 1.8月11日山东省省级储备竞价采购,挂拍数量和8月4日流拍的15万吨(均价2648元每吨)一样,质量要求无变化,成交7.5万吨,均价2753元每吨。前后一周时间,每吨增价105元,成交一半。折合单价1.3765元每斤,达到今年竞价入库小麦的成交最高价。不只是带领山东小麦价格进一步上涨,也提升了全国小麦从业者新的价格预期。 2.储备粮增储行为,对于无疫情(或者轻微)的小麦主产省份影响不大,继续正常增储,加工企业变化价格调节库存;对于疫情高、中风险地区大致是象征意义较大,由于疫情限制流通,缩小流通数量,加价增量的效果不明显;对于紧平衡省份(调入省份),继续带领市场价格一路走高,可能透支原计划国庆节前后出库的部分小麦利润。 3.给更多的参与者和库存小麦贸易商带来忐忑、观望和更高的预期,更加心里没底,觉得啥价格出手都不踏实。 三对后期小麦市场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 1.7月份以来玉米市场降温带来的小麦市场理智和稳定,由于疫情的冻结,观望等待,看到加价增储,重新躁动和忐忑,出不出都难受。 2.个别头部加工企业,出于经营战略和市场需要,小麦带头涨价,补够合理库存,还有可能面粉降价,进一步占领市场份额和压缩原粮库存不足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 3.抬升小麦价格底部,前期依据政策性拍卖情况预估小麦价格在1.25左右,六月初建立库存的贸易商成本价格也在(1.22-1.25元每斤)左右(不含仓租和资金等费用)。中储粮补库前期大约1.29-1.31左右,增储这部分小麦会抬高至1.33元每斤以上。考虑到未正常轮换的储备粮溢价出库,这部分小麦出库价格预期明显增高。 4.往常大约两个月的轮换粮补库期限,继续延长,结束时间不确定。给往年国庆节左右开始政策性粮食拍卖、轮换工作能否正常进行带来影响。 5.近期进口玉米拍卖约单价2755元每吨(8月6日进口玉米转基因专场),8月11日江苏玉米竞价采购2770左右成交。山东小麦竞价采购2753元每吨成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