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农垦米业集团有限公司:聚焦质量追溯 传递品牌信任 | |||
| |||
成立于2002年的苏垦米业,着力发挥农业比较优势,不断整合垦区稻米产业资源,稻米产业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自成立以来,连续多年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为中国大米加工企业50强。 2017年,苏垦米业被遴选为国家首批“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从示范行动开展以来,该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级有关文件要求,按照重规范、见实效、高质量的标准实施“中国好粮油”示范项目,统筹推进“五优联动”,在做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和拓展供应链上不断走深走实。 四统一 做质量的“把控者” 品牌需要品质支撑,没有稳定的品质,就没有强大的品牌。在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建设中,苏垦米业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自身在行业发展中的短板和优势,拓思维,补短板,扩优势。江苏农垦的自有土地生产出的稳定优质原粮,是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基础。围绕提升产品质量,补齐仓储和加工装备、技术落后的短板,扩大产品优质、质量稳定的优势。 实践出真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可行的实施方案,规范各类项目的实施。在改造升级中,为确保每个工厂仓储的优质稻谷,都能符合中国好粮油产品标准的要求,力求做到统一标准、统一方案、统一配置、统一措施。保证同一个产品在不同的工厂加工,也是同一品质。 据了解,苏垦米业共有10个生产子公司,在同类技术改造升级上,做到了统一规范。通过对仓储设施准低温升级、仓储烘干设备升级、包装智能自动化、质量追溯系统建设等方面集中改造,有效实现资源整合、统一管理。 提质量 做细节的“追求者” 与普通稻谷相比,优质稻谷在高温环境下,品质劣变速度更快。该公司拥有40万吨的标准高大平房仓,通过三年“中国好粮油”行动建设,全部实现了准低温储粮,较好地延缓了优质稻谷在高温季品质的劣变。 除了对环境作出改善之外,该公司对生产线也进行适度加工升级,以“去皮留胚”为目标,最大限度的保存大米的营养物质,让消费者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经过适度加工的大米活性更强,暴露在空气中更加容易产生霉变。为了保证大米的最佳品质,将优质产品的包装形式从原来的编织袋,升级为真空包装。此外,优质大米的生产占比,从原来的不足10%,提高到现在的36.7%。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质量的优势需要不停的积累与投入。在强化硬件升级的同时,该公司还致力于打造全产业链全程可追溯系统。以质量追溯为抓手,整合地磅系统,实现稻谷收购数量的自动化信息采集,提高工作效率和追溯的精准度,从稻谷的种植、进厂、烘干、仓储以及加工和销售,全程做好质量管控。下一步,该公司计划将粮情系统接入质量追溯平台,实现全流程细节化监管。 多推广 做市场的“深耕者” 为加强对“中国好粮油”和“水韵苏米”的宣传推广力度,该公司凭借自有基地的优质品种原粮,致力于打造“中国好粮油”和“水韵苏米” 品牌。通过每年开展百余场进社区宣传推广和品尝活动,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水韵苏米”、品尝到“水韵苏米”、从而认可“水韵苏米”,不断拓宽“水韵苏米”的认知度和品牌影响力。 据了解,该公司目前已经在南京100多个小区实现了“水韵苏米”的直接销售。消费者通过可观可感的方式,真正实现了好货送到家。 通过技术管控、不断创新,苏垦米业的市场版图不断扩大,“中国好粮油”和“水韵苏米”以及“苏垦”品牌逐渐深入民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不断助推粮食产业朝着更加绿色、健康的步伐迈进。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