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全产业链”精准价值 塑“淮安大米”领先形象 | |||
| |||
在省粮食行业协会和淮安市发改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全市粮食行业广大同仁齐心协力,各项工作都紧紧围绕上级协会的工作部署而展开,有机结合粮食行业特点,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工作机制,强化协会工作管理,认真开展以“淮安大米”品牌建设为主要抓手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了粮食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切实做好保供稳价工作。2020年初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导致短期内稻米价格非正常上涨,对此协会积极发出倡导:倡导所有“淮安大米”加工企业在疫情期间稻米价格不上涨,这一倡议发出后,大庭昌(江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淮安市淮祥米业、江苏省淮安新丰面粉有限公司等企业纷纷加入到不涨价的队伍中来。由于倡导及时,会员企业的加工企业等疫情期间价格没有上涨,为疫情期间保供稳价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争取“淮安大米”品牌知识产权促进保护项目。淮安市粮食行业协会积极组织申报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地标保护促进项目,通过组织人员收集资料、网上申报以及资料上传等程序,几经往返终于通过初审、公示等项目流程,获得批准成为2020年的江苏省知识产权局地标品牌的保护促进项目,这一项目正在积极按照相关规定流程组织实施。 三是强化“淮安大米”商标使用企业规范管理。2020年初,协会在全市粮食行业聘请了粮食行政资深领导、检测机构专职高工、加工领域企业专家、粮政媒体专家同行以及协会人员共同组成“淮安大米”商标使用评审专家组,严格把好“淮安大米”地标商标使用者的标准关,从而保障了“淮安大米”地理证明标志商标使用者的产品质量。截止2020年年底,共有27家新加入或到期企业被确认为“淮安大米”地理证明标志商标使用企业。对确认的“淮安大米”商标使用企业,在签订合同约定的基础上,颁发了“淮安大米”地理证明标志商标使用证书和使用奖牌。同时对新获得和正在使用的“淮安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企业在《淮安日报》、《淮海晚报》等媒体上公告,接受社会各界对“淮安大米”品质的监督。 四是完善《淮安大米团体标准》修订工作。淮安市知识产权局于年初组织专家对2018年9月颁布实施的原《淮安大米团体标准》内容运行情况进行专家评审,对《淮安大米生产技术规程》中的品种选择、肥料使用、农药使用、有害生物控制以及育秧技术等规定要求,进行逐字、逐句、逐条款内容进行评估,提出中肯的修改调整意见。协会根据淮安市知识产权局评审专家组提出的《淮安大米团体标准》修改完善意见,聘请专家对《淮安大米团体标准》进行调研、论证和修改完善,修改完善后的《淮安大米团体标准》已于2020年4月28日正式发布实施。 五是做好“淮安大米”地理标志商标备案工作。自接到“淮安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换标的相关通知后,协会就开展“淮安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换标相关工作的落实,在收集、整理、完善资料的基础上,积极做好申报工作,于2020年7月27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宿迁受理窗口”办理了27件“淮安大米”商标使用企业的备案申请。 六是积极做好“江苏好粮油”遴选创建工作。自开展“江苏好粮油”遴选工作以来,协会便将“江苏好粮油”遴选的通知在淮安市协会会员微信群中发布,让粮油加工企业做好“江苏好粮油”遴选的先期准备。同时与淮安市发改委紧密配合,联合发文通知辖区内所有稻米加工企业踊跃申报,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江苏好粮油”遴选事宜。有一家油脂加工企业、一家面粉加工企业以及十七家稻米加工企业的24个样品参与“江苏好粮油”遴选。江苏省淮安新丰面粉有限公司、江苏广原油脂有限公司、江苏甘泉山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淮安鹏润粮业有限公司被遴选为“江苏好粮油”;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稻米加工企业参加第二届“好吃苏米”品鉴大会,取得满意成绩。 七是深入调研协会自身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协会深入盱眙、洪泽、淮安以及淮阴区调研,进一步推进淮安大米品牌建设和协会组织建设;还从粮食行业资深领导、检测机构专职高工、加工领域企业专家中聘请六名同志组成“淮安大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使用专家评审组,负责对“淮安大米”商标使用企业的优选评定工作;同时协会还走出去,于2021年元月14—15日赴盐城考察大米品牌创建工作经验,考察组由发改委领导、协会领导、相关处室负责人、规模大米企业法人等8位同志组成,考察报告也以市委通讯形式刊发信息。 八是“淮安大米”再获殊荣。市粮食行业协会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加“中国国际第十八届粮油精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淮安大米”的精品展示从设计到造型,从展位到展品质量都受到参展者的肯定和喜爱,“淮安大米”被“中国国际第十八届粮油精品及设备技术展示交易会”组委会授予金奖大米称号;同时“淮安大米”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加第第十二届“中华商标品牌节”并被“中华商标品牌节”评为金奖大米。 2021年及今后工作设想。 (一)整合资源做淮米,增强品牌影响力 一是加强协会自身建设。如果没有人干事,什么都不可能干成。我们将进一步充实协会工作力量,形成一支专门队伍抓品牌创建。经费来源可采取“四个一点”方式解决。即项目支持一点、相关部门扶持一点、政府奖励一点、自身筹措一点。 二是部门间紧密配合。邀请有关部门相关处室负责人为所有“淮安大米”品牌授权企业负责人授课,将政策资源用足用好,将惠企政策落到实处,充分发挥杠杆作用,增强企业参与品牌创建的信心和热情。 三是抓协会工作落实。我们将全面抓好四届四次常务理事会精神落实,全面完成本次理事会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做好“淮安大米”品牌建设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完成苏米建设的各项任务,力争“淮安大米”建设、“苏米”品牌建设齐头并进、相得益彰。为共同推进江苏大米建设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二)优选品种做产品,夯实品牌美誉度。建立“淮安大米种子硅谷”,可在盱眙或金湖、洪泽或淮安、淮阴或涟水三个不同纬度选址建立三个“淮安大米品种基地”。育种突出围绕口感、外观、香型等主攻方向,引种国内外优质品种,着力培育具有淮安特色的专有品种,然后通过订单收购等方式引导粮食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工企业基地及农户规模种植。在“既好看,又好吃”的专有品种形成前,先以口感为主要筛选条件,要求淮安大米产业联盟企业在现有品种中选优、相对统一,避免“淮安大米”品种过于杂乱。 (三)培育龙头做产业,提升品牌硬实力。 我市虽然早就由组建“淮安大米集团”以及淮安大米产业联盟设想与过程,但都是松散型的,联系与协作不够紧密。今后将加强探索与协作,可依托淮粮控股有限公司、大庭昌(江苏)粮油食品有限公司以及柴米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组建的“江苏省华阳宏实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来引领,迅速形成集基地、收储、加工、贸易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淮安大米集团”,使之成为引领“淮安大米”品牌创建的龙头和柱石。 (四)打造特色做策划,练好内功壮品牌。淮安大米虽已经过专业策划,但仍需结合发展新要求、产业新阶段进一步找准优势、创新策划、精准定位、彰显特色。 一是做强内核。支持淮粮控股、大庭昌粮油、柴米河等公司合作建设水稻产业园,集工厂化育秧、绿色种植、测土配方、农机服务、烘干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借鉴外地模式建设开放式“淮安大米质量溯源系统”,引导并支持加盟企业建立质量溯源稻米基地。鼓励支持企业研发GABA米(发芽糙米)、米茶、米花、米糕、稻米油等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二是挖掘特色。注重与龙虾产业发展融合,以“龙虾香米”、“蟹田米”系列产品为突破口,迅速在市场上确立“淮安大米”独有的品牌特征。注重与文旅产业发展融合,结合岔河稻米小镇等项目建设,以及生态河湖、田园乡村、淮扬美食、西游文化、红色旅游等各类元素,放大淮安大米“好水好土好味稻”品牌效应。 三是精心策划。围绕“虾稻共生”、“籼米北极”、“漕运之都”等“个性名片”,深入挖掘提炼“看点”和“卖点”,持续深入开展专业化推介宣传,讲好“淮安大米故事”,使“淮安大米”品牌在消费者脑海中形成个性化概念。 (五)创新方式打基础,媒体宣传常态化。“淮安大米”要赢得消费者青睐必须要将品牌特色宣传到位、入脑入心。我们将开展“三联”、“三创”行动,达到“六有”目标: 一是强化“三联”:强强联合、产销联接、政企联动。“强强联合”是与“盱眙龙虾节”等知名活动有效联合、有效“嫁接”;“产销联接”是在活动举办地选择合作伙伴、支持其在当地设立淮安大米直销店、旗舰店,持续推广“淮安大米”,开展实质性产销合作;“政企联动”指市、县(区)政府牵头搭台、大米联盟企业“唱戏”,担当宣传推介主角。 二是坚定“三创”:首先,协会主创。做到“有活动必参加、有奖牌必争创”,在各种国家级、省级大型粮油多拿大奖。其次,创新活动,创办一些国内其他地区尚未开展过的活动,如“淮安大米论坛”等,形成新的稻米文旅资源。三是创新方式,依托名企、借靠名人、赞助名会,形成“知名企业指定用米”、“明星名人最爱大米”、增强“淮安大米”对年轻一代吸引力、影响力,形成文化张力,加快提升知名度 三是达到“六有”目标:通过现代农业引导资金支持,对“淮安大米”的宣传做到报纸有字、广播有声、电视有影、路场有牌、网络有名、市场有卖,如果可能集中资金在央视和国内主流网站投放广告。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