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洲粮油:守住“粮”心,不负“食”光 | |||
| |||
信仰篇 一、始终要拥有粮食情怀,坚定“行业自信、职业自信”。邦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们粮食人做的就是这么一件天大的事。粮食行业关乎国计民生,与“三农”切切相关,而“三农”问题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和“稳定器”,如何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中国人的手里是我们粮食人的使命和责任。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的快速提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粮食行业和粮油贸易在全球经济和贸易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同时,中国的粮油企业在经历了过去几十年的市场洗礼和优胜劣汰后,不断苦练内功,兼容并蓄,而今已经站上了国际舞台,能够从容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以中粮集团为代表的中国粮食企业已跻身国际最大粮商的前列;众多民营的粮油企业同样在国际粮油市场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牵动着国际粮油市场的神经。作为粮油从业人员应该时刻对粮油事业充满信心,相信在过去的历程中,每个企业和从业者可能都遇到过行业诱惑和职业诱惑,但正如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一样,作为粮食人也要有一种“行业自信、职业自信”的精神,只有满怀粮食情怀,才能做好粮食事业。 目标篇 二、始终牢记经营粮油企业的初心和终极目标。现在社会上流行心灵拷问,其中第一问就是“你为什么活着?”,同样,每个企业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为什么要办这个企业?”。相信面对这个问题,每个企业都会有各自的答案。我个人觉得,作为粮油企业,我们的初心和目标就是要为大众提供安全、健康、优质并且伴随着良好体验的产品和服务,在持续地为社会和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我们每个企业可能都曾面对过现状和理想,眼前和长远,利益和原则的选择和纠结,但我相信一个能持续为社会为客户为大众创造价值的企业,利润自然会相伴而来。而只注重眼前利润的企业并不一定能给企业带来价值的提升,也无法保持企业长久的生命力。经营企业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现在篇 三、始终清晰企业在各个阶段“我有什么?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也就是说企业在每个阶段的定位。我十多年前刚到南通家惠油脂的时候,我们与全国几百家民营地方油脂加工企业一样,以加工国产菜籽为主,“底子薄,赔不起 ”是当时民营中小油脂企业的共同特点。对此,我们在徐铁泉董事长的带领下,制定了以“代加工”为主要经营模式,既规避了资金短缺的问题,也规避了市场行情波动风险,同时保证了工厂的开工率和合理的加工利润。当时,我们提出了要成为粮油行业的“富士康”的目标,持续在提高产能、改进工艺、完善管理、降低成本、提升服务等方面不断练内功、谋进步,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企业保持持续的竞争能力。目前,金洲粮油集团基本形成了主打非转基因油品以及OEM贴牌代加工为主线的特色经营模式。金洲粮油集团是全国葵花籽油和菜籽油的十强,亚麻籽油和高油酸葵油的加工数量也位于全国前列。我们是中粮、中储粮、益海、鲁花、嘉吉、邦基、佳格等大型中外企业的非转基因油品的主要供应商。同时,我们形成了中小包装食用油从纸箱、标签、瓶子、灌装、仓储、物流的全产业链,为中粮、嘉吉、贝蒂斯、洋河、正大、麦德龙、华润、天虹等近五十家知名企业和商超贴牌加工中小包装食用油。当然,金洲集团在抓住业务主线的同时,也在不断守正创新,规划“十四五”经营目标,目标在“十四五”末年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市场布局和产品布局进一步完善,品牌建设有所突破,向着徐铁泉董事长提出的“推动技术进步,引领产品升级,打造著名品牌,成就知名企业”的目标努力奋进。 将来篇 四、始终坚持在企业内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没有一个企业不想成为百年老店,也没有一个企业不希望能够基业长青。但事实上,国内外的粮油企业能够长久不衰的可谓凤毛麟角。我的一个朋友是嘉吉中国区的高管,在一次来访交流时谈起,有一次他们国内的一个审批报告报到嘉吉总部,迟迟没有回复,他们就向总部的老外追问怎么回事,老外说公司正在按流程走审批程序,他们就忍不住的抱怨说这效率太低了,老外回复说,你去看一看,那些所谓效率高的公司还在吗。言下之意,很多自认为追求效率的公司都已烟消云散,而嘉吉历经一百五十多年,长期稳居世界粮商之首。听了这个小故事,我深有感触,也许嘉吉的制度和风格并不适合其他企业,但对一个企业的决策者来说,确实很多时候原则比效率来得更为重要。我相信企业要长盛不衰不是来自一笔笔的生意,而是做生意过程中企业和每个员工所坚守的原则和遵循的行为规范,也就是企业的文化。个别人的行为可以决定企业眼前的盈亏,所有人的思想和行为汇聚成的企业文化才是决定企业能走多远的能量之源。文化对于企业就如基因对于人体,是决定能活多久的最主要因素。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