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韵苏米”征文活动圆满收官 苏米品牌建设成绩斐然 | |||
| |||
“历时两个月的‘水韵苏米’征文活动圆满收官,活动由张洪程院士等大咖任评委,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作者踊跃投稿。”3月22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江苏省粮食行业协会会长刘习东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本次活动的主旨就是要让更多的人通过了解苏米品牌、品味苏米历史来传播苏米文化。 13省市读者情牵“水韵苏米”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苏米品牌、品味苏米历史,去年底,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江苏省粮食行业协会,联合江苏省粮食集团和扬子晚报,共同举办了“水韵苏米•味稻天成”主题征文和口号征集活动,自2020年12月30日至2021年2月28日,征稿平台共收到来自13个省(市)读者投稿,其中征文(含诗歌)537篇、宣传口号1636篇。近日,主办方邀请了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在内的多名专家、大学教授和著名作家对来稿进行了评选。 在两个月的征稿时间里,主办方共收到了来自江苏、安徽、上海、浙江、湖北、贵州、黑龙江等13个省(市)读者的投稿,省外的读者中,有不少家乡在江苏的读者,有一位读者在征文中就写道:“从小吃着家乡的大米长大,对苏米的热爱就是对故乡的思念,写苏米的文章就是寄托了乡愁。” 主办方在征文规则中要求投稿人从“苏米发展和历史”、“我和苏米的故事”、“苏米新时期的文化内涵”等不同角度来撰写文章。从来稿中看,有的作者引经据典写出了自己家乡大米的发展历史;有的作者真情流露写出了自己离开家乡后对家乡大米的思念之情;还有的作者将自己对江苏大米的热爱之情汇成了一行行的诗歌。 本次征文活动的评委组组长、我国著名的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教授在评选时表示,能看到那么多人特别是外地人对江苏大米的关注,说明这样的活动有影响力。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张生彬指出,“水韵苏米”公用品牌建设,是落实省委省政府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和打造“苏”字头农业品牌要求的重要举措,这次征文活动,不仅扩大了社会影响力,也让更多的消费者在情感上更认同“水韵苏米”,将会对我省千亿级优质稻麦产业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记者注意到,评委当中,除了张洪程院士外,还包括著名作家、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副主席周桐淦;江苏省作协副主席祁智;江苏省写作协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骆冬青;全国人大代表、长江学者、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朱晶;世界粮食计划署南南合作知识共享平台专家、南京财经大学首席教授、粮食和物资学院院长曹宝明等著名作家、教授。 征文活动主办方透露,获奖的优秀征文和宣传口号除了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客户端上刊发之外,还将结集成册,出版发行,让更多的人了解 “水韵苏米”、喜爱“水韵苏米”。 “水韵苏米”品牌建设三年成绩斐然 记者了解到,2018年至2020年,苏米品牌建设连续三年被列为江苏省政府十大任务百项重点工作,在省内8个千亿级农业特色产业规划项目中列首位。 三年来,“水韵苏米”省域公用品牌建设也是捷报频传,深入人心。自 2018年荣获首届国际稻米博览会金牌后,在第十七届、第十八届国际粮油精品展上连续获得金奖;在第九届、第十届中国粮油榜上,“水韵苏米”连续被评为“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在2020年上海农展会上,“水韵苏米”获得品牌创新奖。 目前,“水韵苏米”品牌建设已走过三年历程,带动了全省优质食味稻种植面积已超过1200万亩。50家苏米核心企业在推进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振兴乡村经济、健全优粮优价机制、促进全省粮食种植结构调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刘习东告诉记者,只有苏米企业重视从基地源头开始的质量管理,注重提升品牌形象,树立良好口碑,才能让特色优质的苏米产品走向全国市场,走进千家万户,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苏米、品尝苏米、爱上苏米,吃得丰富、吃得安全、吃出健康。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