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最好吃的大米咋选出来的?院士领衔“7+10”盲选,一看二闻三嚼四咽 | |||
| |||
2020年12月29日下午,2020年“好吃苏米”品鉴大赛在江苏南京举办。本届大赛由江苏省粮食行业协会联合扬子晚报共同主办,2020年是第二届。在取得前期专业仪器鉴定结果之后,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教授领衔的7名专家评委和10名消费者评委代表在现场83家粮食企业代表的观摩下,评选出了江苏最好吃的大米! 院士领衔 7名专家和10名消费者组成两个评委组 按仪器法和人工法进行综合评价
作为此届品鉴大赛专家评委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张洪程教授在大赛开始前宣读了比赛规则和计分方法。张院士介绍称,本届品鉴大赛按仪器法和人工法进行综合评价。 ![]()
仪器法主要采用米饭食味计和米饭硬度粘度仪,从外观、口感、硬度、粘度等多项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米饭食味值得分高者排前;米饭食味值得分相同,以碎米含量数值小者排前;碎米含量再相同,以垩白度数值小者排前。 ![]() 人工法分别由专家评委和消费者评委进行评分。由7名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委组根据GB/T
15682-2008,从米饭气味、外观结构、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等五项内容,对照标准样品进行综合评分;由10名消费者代表组成的消费者评委组不细分具体项目,就对照标准样品根据自己比较进行综合评分。 ![]()
人工法和仪器法各占50%分值。其中人工法中:专家评委组评分权重占80%,消费者评委组评分权重占20%。人工法和仪器法二者分数总和为参赛样品的最终总得分,由高到低进行排名,最终评选出十大金奖、十大优秀奖。 评选透明 称米、洗米、泡米、蒸煮、松饭、装饭 评选流程标准化操作,确保公平公正 ![]()
江苏省粮油质量监测中心作为本届大赛的承办单位,负责此次大赛的现场米饭制作工作。为保证评选的公平公正,在米饭制作环节也要进行标准化操作。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米饭制作一共有六步:称米、洗米、泡米、蒸煮、松饭、装饭。每一步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动作,比如浸泡时间要统一,使用电饭锅的普通煮饭模式。
监测中心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全省参加本届品鉴大赛的83家企业报送的大米进行盲评,只有编号,没有企业品牌和企业名称。从这83家中评选出30家再进行现场品鉴,最终根据分值选出前20名!
在品鉴现场,评委组还要求所有评委一看二闻三嚼四咽,在品评前2小时,不得进行吸烟、饮酒、喝茶、嚼口香糖等对品评结果有影响的活动,不得使用气味明显的化妆品等。
江苏省粮油质量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戴波是专家评委,他在品鉴现场告诉扬子晚报记者,2020年一共有83家大米企业报送产品进行评选,比去年要多,有不少企业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品鉴大赛。而且经过专家组评委的评选意见,今年送到现场评选的大米整体质量要比去年的好! 水韵苏米 2020年选送83个样品 食味值综合得分86分以上的有54个
在评选结束后,江苏省粮食行业协会刘习东会长宣读了获奖名单。刘会长表示,江苏依水而生、因水而兴,江海河湖是“鱼米之乡”的独特资源。考古专家在江苏泗洪境内发现的8300多年前的古稻田遗址证明人类最早驯化稻谷的“发源地”在这里。江苏的大米有历史,有故事。水韵文化和稻作历史的完美结合成为了“水韵苏米”特有的基因。
在比赛现场,有不少企业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评选,苏州市消夏粮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美丽的太湖西山岛,建设有高标准农田4000亩。公司负责人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参加这样的品鉴大赛,也是和省内其他粮食企业在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 江苏省粮食行业协会刘习东会长表示,举办品鉴大赛也是一次给企业展示交流的机会。本届“好吃苏米”品鉴大赛选送的83个样品中,通过仪器检测,食味值综合得分86分以上的有54个,占比63%。食味值指标是当今国内外评比好大米的主要指标,江苏大米能够测出这么高的分值,充分证明了苏米的品质,也充分证明苏米品牌建设之成效,为苏米进军高端大米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