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米”省域公用品牌浙江推介会在杭州举办 | |||
| |||
“苏湖熟,天下足” 12月28日下午,来自江苏省内的29家大米企业带着200多个产品品种来到杭州,参加“苏米”省域公用品牌浙江推荐会。江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地区之一,千百年来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稻米产区,每年输出稻谷130多亿斤,是长三角地区大米消费的主要来源,更是江浙沪等地市民名副其实的“米袋子”。希望这一粒粒凝结着江苏人民辛劳与智慧、承载着江苏人民美好祝福的稻米,更多地进入浙江的千家万户,带给大家味蕾享受与心灵满足!本次推介会由江苏省粮食行业协会、浙江省宿迁商会联合主办,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相关领导出席活动。 江苏省粮食行业协会刘习东会长在推荐会现场表示,2018年、2019年,江苏省政府连续两年把苏米品牌建设纳入年度十大任务百项重点工作;今年,江苏省委1号文件明确要求“加快苏米品牌建设”。江苏省粮食行业协会联合南京财经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粮食集团、江苏省农垦米业等单位全力推进品牌发展建设工作,确立了苏米品牌打造目标;制定了苏米团体标准;注册了苏米品牌标识;发布了30家苏米核心企业和十大区域品牌;举办了首届“好吃苏米”品鉴大赛,遴选出一批能够代表江苏稻米品质的“金牌产品”。在杭州市场,苏米核心企业苏北粮油销售的5公斤包装蟹园牌大米售价88元,广受市民喜爱。浙江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武杰表示,“苏米”入浙,丰富了市场供应,江苏大米企业把绿色健康、口感软糯的优质江苏大米带到浙江居民的餐桌上,满足了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浙江和江苏都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共同践行者,两省在粮食产销方面优势互补,合作紧密。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生彬在推荐江苏大米时说道,2017年江苏启动“苏米”公用品牌创建工作。2018年,制定发布了“苏米”稻谷生产技术规程、大米加工技术规范以及稻谷原料、成品大米标准等一系列标准。从水稻产地环境、种植规模、品种选择、种子来源、肥料使用、田间管理,到加工厂房选址、设备选用、生产过程控制、成品包装运输、产品召回管理等全产业链条进行严格规范。对稻谷原料和成品大米食味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酸值和食品安全等近20项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同时开展质量信息追溯,精准识别产品来源、成分和生产加工等过程,实施从始到终全过程全环节质量检测和品质管控,确保“苏米”经得起市2019年4月,在袁隆平院士任主席的第三届中国(三亚)国际水稻论坛暨首届国际稻米博览会上,苏米品牌首获金奖;10月,在第十七届国际粮油精品展上,苏米品牌再获金奖;11月,在第九届中国粮油榜上,苏米品牌被评为“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 为加快推进苏米品牌渠道建设,在推荐会上,江苏省粮食行业协会和浙江省宿迁商会本着深度融合、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共同签署了《“苏米”品牌宿商渠道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探索一条可复制的“苏米”营销模式。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