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连云港天谷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东 | |||
| |||
跬步行千里 天谷进万家 ——专访连云港天谷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东 东海县是全国闻名的产粮大县。“东海大米看平明,平明大米看天谷”,这是东海县粮食界经常流传的一句话。作为连云港市行业品牌建设标杆企业——连云港天谷米业有限公司,其成功的发展经验,受到业界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肯定,值得学习借鉴。为了“探秘”,省及连云港市粮食行业协会联合采访组日前专访省粮食行业优秀企业家、东海县粮食行业协会会长、连云港天谷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向东。现将有关内容刊载以飨读者。 采:从东北千里南下创设天谷米业,初心是什么?一路走来,企业获得哪些成就? 吴:在东北,我很早就从事粮食工作了,与粮食结缘,情结深厚。我南下东海创业,是源于东海县政府在东北招商引资,引进人才。江苏是沿海省份,经济发达;连云港更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山海相拥,区位优势独特。这是一片适合投资兴业的热土,我非常热爱。东海县拥有丰富的粮食资源。如何把粮食资源优势转化为财富优势,让当地广大农民增收致富,这是我到东海县平明镇投资兴业后,时常思考的题目,觉得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也会大有作为!平明镇交通便捷,距县城20公里,距国际港口连云港35公里,距白塔内河码头6公里,距东陇海铁路白塔站6公里,距徐连高速公路3公里,运输十分方便。平明镇及相邻乡镇均为产粮大镇,共有水稻种植面积50万亩,小麦50万亩,光照充足,灌溉采用二级水质的蔷薇河水,这是天然的优质粮源基地。为此,连云港天谷米业有限公司就在此落地生根。经过天谷全体员工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公司已不断做大做强。公司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3300万元,实现电脑测温的标准仓房6万吨,现有的生产设备主要选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日本佐竹碾米设备,全套设备采用计算机控制,实现机电气一体化联动生产,每年可转化稻谷9万吨。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平珠牌”大米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公司被认定为“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售后服务达四星级,还被评为“连云港市自主工业品牌三十强企业”。回首创业历程,可以说风雨兼程,但终究创有所立,建有所成。本人被选为东海县政协委员,获得“江苏省粮食行业优秀企业家”、“连云港市自主品牌建设领军人物”等荣誉。这是对我们勤奋努力和辛苦付出的肯定,也是对天谷米业和“平珠牌”大米的认可。我将不忘初心,奋力前行,感恩社会各界对天谷米业的关爱! 采:优质粮油产品来自于优良生态环境和粮油品种原料。所以有人说,好粮食是种出来的。对此,你是怎么认识的,天谷米业如何掌握粮油粮源的? 吴:现在进入后工业时代,粮食加工工艺和装备迅猛发展,应该都是比较先进的。所以说好粮食是种出来的,这是很有道理的。东海稻米产业是优势,全县拥有98万亩稻米产业资源,年稻谷总产达60万吨,2008年东海大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9年注册了“东海大米”集体商标。东海大米因良好的水、土、温、光生态环境和高效的栽培技术形成了优良的品质和较高的食味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东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稻谷生产,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总要求大力推广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增产技术模式,建立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县水稻生产科技创新,积极推进粮食规模化种植,发展和扶持粮食生产专业化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田大户等一大批新型主体,实现水稻生产持续多年丰产丰收。质量是企业生命,原料是产品质量的基础。为了掌握一手优质粮源,我们在东海县平明镇埠上村流转土地10231亩,种子、化肥、农药由天谷提供,育种施肥施药等都由我公司聘请的南农大农技人员把关,质量标准高于绿色食品,切实保障公司原料质量优等,其销售价格有非基地的3.98元/kg提高到5.6元/kg,提高了29%,也给基地农户带来经济效益700万元。 采:“食品工业是道德工业”,天谷米业一直秉持这样的理念深受业界好评,企业怎样把这样的理念转化到质量管理、品牌建设之中的? 吴:民以食为天。人人要吃饭,天天要吃饭。食品安全事关人民大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丝毫马虎不得!我经常讲,食品工业是朝阳产业,更是良心事业,立德方可立业。人民生活从温饱转向小康,主食消费呈现求优质求健康求营养的新趋势,大米加工企业必须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天谷米业始终坚持质量兴企方针,从原料进厂到成品出厂在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建立起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从道德建设到制度规范,从软件管理到硬件设施,严格的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和科学的行业规则,确保了天谷产品的100%合格出厂,使产品在市场上以其长期稳定的高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赞誉,市场的美誉度和占有率不断提高。我们所有原材料进厂必须符合质量卫生验收标准,质量控制网覆盖了生产销售全过程。天谷的原料80%由企业基地生产。在大米加工生产线上,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生产工艺流程等8个工序的检验工作。对采购的所有原料、辅料和食品包装材料,均要求提供相应的检验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化验单等。公司每天都要进行4次生产加工过程的抽检,并制定了严格的内控标准。 作为东海粮食行业协会会长单位,我们要做好表率,在做好企业自有品牌同时,还联合兄弟公司,狠抓“四个环节”,构建“一个体系”,共同打造东海大米品牌,努力实现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种植环节。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示范推广9108、徐稻9号、南粳2728等优质食味稻新品种及机械化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组织农户进入现代产业链,确保优质生产原料。二是加工环节。利用现有以天谷为首的50多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拥有的先进稻米精深加工流水线100多条开展订单生产和稻米产品精深加工,提档升级。三是品牌创建环节。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原则,对东海大米区域公共品牌进行整体的策划设计,从品牌内涵到品牌识别、到符合现代消费趋势的产品包装,形成具有东海特色的品牌形象体系,大力激发区域内涉农主体的积极性,共同将东海大米品牌做大做强。四是销售环节。积极鼓励平明、房山等稻米加工销售集中区拓展规模、扩大市场,同时借助电商平台线上拓展,线下构建餐饮体验渠道,通过消费者的实景感受、品牌宣导,达到深度体验的目的,以此来加强东海大米的口碑传播。“构建一个体系”,即构建稻米种植、加工、品牌创建、市场销售、质量认证等一体化产业体系,形成政府主导,多主体、多部门协作的有机整体,实现链式发展、产业兴旺的发展目标。 采:江苏大米企业众多,市场竞争激烈,甚至在重新洗牌,天谷米业如何迎接挑战、增强后劲、谋求持续发展? 吴:市场经济显著特征就是竞争。江苏大米企业参差不齐,大多是产品同质,目前既有东北大米大举南下的压力,也有省内许多企业互相争夺市场的压力,企业重新洗牌不可避免。我认为企业要在竞争中保持健康持续发展,就必须以品牌引领,打响自已的特色品牌,夯实质量基础,提高品位,强化内功,这也是我们的基本策略。首先,培育优秀团队。大凡成事,其源于势,而势缘于人。人才是企业长久发展之基。天谷米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认识到企业要抢占市场制高点,谋求快速、持续发展,人才已成为关键因素。因而,大力推进人才强企战略,着力打造四支队伍,即:一支有战略眼光、运筹帷幄、驾驭全局的高层决策队伍,一支贯彻公司高层决策、精通基层管理中层执行队伍,一支兢兢业业、功底雄厚、能把握并不断丰富企业核心技术的技术管理人员队伍,一支多专业、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的技术工人队伍。在人才培养上,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以能力说话,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充分发挥人才总体功能。尤其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加快培养高层次人才。其次,致力科技创新。我们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研发了低磷、低蛋白水稻新品种W3660,其最大特点是可溶性蛋白含量仅为3.58%,是普通大米的60%,磷含量是普通大米50%,适合肾脏病、糖尿病等患者对蛋白质有特殊要求的人群食用。这获得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让我们尝到了科技创新的甜头。今后我们还要充分与科研院所合作,借用外脑,培育种植优质稻谷品种,开发粮油精深加工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第三,开辟销售渠道。我们将继续坚持以“顾客满意最大化、品牌价值最大化”为营销理念,倡导安全营养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现代的生活方式,努力为顾客带来更高的产品附加价值,提高“平珠”品牌在市场上的无形资产价值。今后还要根据不同消费人群研究制定不同销售策略,充分利用多样化电商平台,稳定现有客户,扩大新型客户。还将积极参与苏米公共品牌,提升质量,提高层次,做大市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天谷米业将始终坚持“质量兴企、品牌强企”的方针,弘扬“诚信、勤敏、谦学、坚毅”的企业精神,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不断谱写出“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新篇章。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