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江苏省粮油贸易有限公司 | |||
| |||
秉德承信勇担当 聚能蓄势谋发展 ——专访江苏省粮油贸易有限公司 江苏省粮油贸易有限公司(原名江苏省粮油贸易公司,以下简称粮贸公司)1980年成立,几乎紧紧踏着国家改革开放步伐前行。时光荏苒,白驹过隙,39年在时间的长河里如沧海一粟,但对于粮贸公司来说,却是风雨兼程,砥砺前行,在一代代的粮贸人的艰苦努力下,成功开辟属于自己一片新天地。粮贸公司成为全国范围内屈指可数、硕果仅存的省级粮油贸易公司。日前省粮食行业协会到粮贸公司专访,现在有关内容予以分享。
筚路蓝缕 砥砺前行
粮贸公司成立之初,属于粮食行政性公司,承担行政管理职能。公司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积极承担责任,发挥议购议销主渠道作用,将江苏的原粮调运到西北、西南等地;将东北的玉米调运到上海、江苏等地,在解决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粮食供给、平衡地区粮食需求、分散粮食价格风险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江苏、上海等长三角地区的繁荣和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粮食购销市场化逐步推进,粮食价格放开,统购统销推出退出历史舞台。从计划经济宠儿转变为市场经济主体,是退是进,退则万丈悬崖,进则荆棘丛生,粮贸公司面临抉择。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1992年粮贸公司抓住“风口”,坚定不移地推行企业改革,打破“铁饭碗”,勇敢走向市场,积极参与竞争。孙威副总经理回想说:“初涉市场,困难重重,但是一代又一代粮贸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坚持以稳字当头,科学布局,转型升级,一步一步将公司发展壮大。” 在布局上,南北结合,主次相宜,呈现1+3格局。1994年,江苏粮贸全额投资成立江苏省苏粮江阳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原名江苏禾利工贸公司),仓容5000吨。2000年,江苏省粮食集团昆山粮食收储有限公司(原名江苏昆山国家粮食储备库)由省粮食集团划归粮贸公司管理,仓容4.8万吨。2002年,粮贸公司出资成立江苏省粮食集团白马湖收储有限公司(原名江苏省白马湖粮食储备库),仓容4.2万吨。2016年,省粮贸公司出资成立苏粮射阳粮食收储有限公司,仓容2.5万吨。2016年,昆山收储公司(昆山国家粮食现代物流园)新库一期工程竣工;2018年,新库二期工程竣工,总仓容达15万吨。目前,省粮贸公司的粮食总仓容约22万吨,总经营量达到50万吨。 在功能上,依托科技进步,储备和经营相得益彰。白马湖收储公司和射阳收储公司拥有粮情检测系统、可视化信息系统、机械通风系统、环流熏蒸和空调控温等科学储粮技术,实现科技保粮,发挥苏北区域优势,立足于粮食本地收购,经营一手优质粮源。 昆山收储公司位于吴淞江畔,拥有1000吨级的港池和码头,智能化和自动化等科技仓储和绿色保粮技术在省内外均处于前列。集聚各类资源优势,依托省粮油商品交易市场挂牌成立“江苏粮油商品交易市场-昆山分市场”;作为主要成员推动运作“吴淞江粮食产业园”;成为第一批国家认定的“国家粮食电子交易平台交收仓库”;与南京财经大学联合申报并成立省级“研究生工作站”;与江苏科技大学粮食学院合作成立“实习就业基地”等等。在库职工潜心钻研仓储技术,与机械设备企业合作共同研发“平房仓横向通风谷物冷却系统”和“横向通风工况下整仓均温及环流装置系统”两项实用新型专利。昆山收储公司将储备、贸易、仓储、中转、电子商务等产业进行有效整合,突出服务导向,推动由传统粮食贸易逐步向服务粮食贸易转型,实现营收模式升级,打造绿色、科技、智慧综合型示范企业,努力建设成为省粮食集团甚至是江苏省粮食行业的“东大门”。
固国惠民 彰显担当
粮贸公司从行政公司脱胎而来,始终不忘初心,在增创经济效益,实现国有资产增值保值的同时,一直坚持带头履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让政府放心。公司的储备粮管理工作严格达到“一符、三专、四落实”的要求,轮换严格执行审批出库手续,没有发生过一起坏粮、少粮事故,积极实践和运用科学保粮技术,实现粮食安全和绿色储藏,高效安全地完成了储备粮安全管理任务。公司及下属企业屡次被评为“清仓查库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示范粮库”“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规范管理十佳粮库”等。昆山收储公司储运部工作作风踏实,积极探索科技保粮,被省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 让农民舒心。在两季粮食收购过程中,省粮贸公司积极采取各项便民、利民措施,最大限度的服务“三农”。规范化收购流程,保护广大种粮农户的利益;准确计量,严格检验,备足收购资金,不打“白条”,让广大农户卖“明白粮”、卖“放心粮”。延长作业时间,尽最大努力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提供人性化服务,为售粮户提供整晒场地,设立休息室,免费茶水和防中暑药品等等。各项惠农举措得到了农户的广泛好评,被评为“农民满意粮食收购企业”,地方电视媒体进行过专题采访报道。 让客户安心。粮贸公司始终秉承“诚信、和谐、创新、发展”的企业宗旨,本着合作共赢和互惠互利的原则,时刻保持契约精神,与客户共同成长,在省内外粮食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公司及下属企业荣获“诚信粮油企业”“粮食流通企业守法诚信信用AA级”“企业信用评价AAA级”“百强诚信企业”等荣誉。 正是始终不渝保持初心服务为民、严格管理诚信经营,粮贸公司不断获得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信任,他们对公司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公司承储的储备粮规模不断扩大,大家倍感任重道远。粮贸人依旧砥砺奋进,担当前行。
不忘初心 文化先行
39年来,粮贸公司从十几个人租房办公,发展为七个部门、四家下属企业,职工近百人,年经营利润900多万元,总资产6亿多元,在省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也是全国范围内硕果仅存的省级粮油贸易公司。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粮贸公司一直稳妥决策、稳健经营、稳步发展,这其中有一个使命贯穿始终、有一种精神凝聚人心、有一种品格鼓舞士气。公司始终坚持为消费者提升健康品质服务、为粮食市场繁荣稳定服务的企业使命,突出“诚信、和谐、创新、发展”的企业宗旨。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粮贸公司践行“宽德、厚信、敏思、笃行”的企业品格,坚持以党建作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工作贯穿到公司经营发展的全过程。以党建促发展,全面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以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习教育活动。井冈山、雨花台烈士陵园、周恩来纪念馆、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和盐城新四军重建纪念馆等地留下了粮贸人虔诚的足迹。五四青年节“凝聚青春力量,争做粮贸先锋”系列活动,展现公司的青春活力和发展潜能。党建工作有特色,白马湖收储公司“廉洁文化特色党建”和昆山收储公司“党团同建共促发展”,被省国资委评为“强基提质”党建创新案例。 文娱活动多姿多彩,“环湖走”“大合唱”“乒乓球比赛”“马拉松”“拔河”“羽毛球”“包饺子”等系列活动有声有色,凝聚团队力量。在“省属企业优秀作品汇演”中,以杜绝收购“潜规则”、弘扬党员先进性为主题的原创作品《天地‘粮’心》荣获省属企业原创优秀作品汇演“最佳表演奖”。 粮贸公司热心公益事业,定期组织献血,向灾区捐款,资助贫困学生,在“结对帮扶”和“城乡结对、文明共建”活动中,多次向苏北贫困地区捐献公益物资。因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弘扬社会新风,树立良好形象,屡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
蓄势发展 志存高远
风云变幻三十多年,历代粮贸人在不断的思考和探索发展方向,一路风雨兼程,在困境中谋求生存,在机遇中乘势发展,在变革中壮大实力,提出了打造“百年粮贸”构想。梦想在前,使命催征!以执行董事陶晓峰领衔的领导班子,年龄结构优、业务技能强、发展潜质大,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他们提出:在省粮食集团党委的领导下,抓牢储备粮管理主责,大力开拓和创新经营,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强化经营风险管控,积极适应粮食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势,推动从传统粮食贸易逐步向服务粮食贸易转型,切实增强整体核心竞争力。到2020年,年利润力争突破1000万元,营业收入达到6亿元,粮油经营量稳步保持在50万吨以上。陶总对粮贸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提出四条主要举措: 一是整合内外部资源,提升经营质效。以市场为导向,全面统筹储备粮、省内外优质客户、苏南销区、苏北产区、昆山交易分市场、吴淞江粮食产业园、交收库等等内外部优质资源,形成集约化、专业化优势,在巩固仓储贸易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大力拓展订单农业、物流、烘干、竞价交易和金融服务等业务,逐步完善产业链条,做优做强企业。 二是谋划体制创新,激发企业活力。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主动参与创建吴淞江粮食产业园,稳步推动昆山收储公司与昆山市粮食购销公司、益海嘉里昆山公司共同投资成立合资公司,取长补短,引入新机制,尝试建立职业经理人机制,专业化运作,激发企业发展潜能。 三是优化人才结构,强化智力支撑。目前省粮贸公司职工本科学历及以上占47%,年龄35岁及以下占45%,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日趋合理。进一步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和培育机制,从业务经营、综合管理、专业技能等线条选拔培养出一批能力强、有担当、特点鲜明的优秀人才队伍,以个人成长促进企业发展,以企业发展带动个人价值实现。 四是发展绿色科技,增强发展动能。依托“中国好粮油”项目和“省级研究生工作站”平台,构建产学研用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在粮食绿色科技储藏、质量安全、节粮减耗、害虫防治、粮机设备功能优化等方面寻求创新突破,研发并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达到产学研用良性循环,实现科技兴企。
三十九年锤炼出品格,三十九年拼搏出勇气,三十九年积累出智慧。粮贸公司将秉承优良传统,凝心聚力,奋勇拼搏,开拓创新,创造新业绩,谱写新篇章,努力铸就“百年粮贸”的辉煌。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