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粮集团: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 | |||
| |||
核心提示 刚刚过去的2018年,江苏宝粮集团把工作重点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着力在经营上求突破,在增强实力上下功夫,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延伸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018年宝粮集团把工作重点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着力在经营上求突破,在增强实力上下功夫,在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延伸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月25日,江苏宝粮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光在接受粮油市场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8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 12.19 亿元,经营量 70万吨,利税达1600万元。
改革与经营“比翼” 前几年,宝粮集团投入较大多元发展,造成资金杠杆率较高, 2018年其把工作重点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在主业上做加法,在非主业上做减法,努力降低运行成本,培育新的增长点。 “大力推行用工转移机制,管理岗位向基层生产一线转移。”杨光告诉记者,宝粮集团坚持精干高效的先进用人理念,加大人力资源结构调整优化力度,各公司严格定岗定编定员管理,人工劳务向机械化自动化转移,有特长员工向业务、管理岗位转移,管理、后勤服务等向生产操作岗位转移,富余单位向用人短少单位转移,切实促进人力资源结构持续优化。 江苏宝应湖粮食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是宝粮集团的“宝中宝”。宝粮集团总经理鲁军表示,物流中心关键岗位实行轮岗,人员交流,推行岗效工资制度,鼓励兼职增量增资,促进薪酬分配向基层一线员工、核心骨干人才、优秀高技能人才倾斜,以岗位工资的提高带动薪酬分配结构进一步优化。 物流中心打破统一经营管理模式,将全县收购站点按区域资源转变成物流、廷柏、刁夷、潼河四个片区管理,形成片线结合的经营管理模式。围绕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调整,突破政策性收购思维,实施两手战略,一手抓市场化收购,一手抓政策性收购,取得了较好业绩。 扬州名佳食品有限公司对车间人员实行以生产量、出率、吨粉能耗、财物料耗用等指标计算工资,多生产多收益,强化企业管理,减少滴冒跑漏,实现用工总量有序减少,稳定一线和核心员工队伍,优化调整人力资源结构,有效解决人浮于事、人多效率低的问题。以销、以量定酬,上不封顶,下不保底。 名佳食品积极开发市场,既向本地市场,也向外省扩展。向食品厂、高校食堂大客户,新开发了苏锦食品、六合新希望等金牌客户。实现开票销售3.17亿元,利税275万元。 宝应县永佳米业有限公司在2018年稻谷收购价大幅下调的情况下,面对储备粮轮入价格高,市场米价低迷的客观状况,积极应对、以变应变。采取“随行就市、紧紧跟随”的策略,加快进军中高端市场先后与扬州邮政、美团大众点评、美菜网、沪宁高速合作,积极参与江苏高校合作招投标宝粮大米入围,2018年仍然实现销售3.8亿元,利税249万元,利润177万元较好的业绩。 公开资料显示,宝粮集团2018年夏秋季共收购小麦和稻谷达29万吨,其中托市收购只有4.9万吨,商品粮收购数量首次超过托市粮。
优粮工程与品牌形象“双升” 粮油市场报记者获悉,宝粮集团成功申报了“中国好粮油”示范县项目和产后服务中心项目。 加快粮油产品提质升级,与科研院所合作成立“江苏宝粮大米研究院”,“博士工作站”,研发优良品种,打造“宝粮1号”。 实施成品粮低温仓库建设,大米面粉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加强企业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强化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 推进物流中心、刁夷粮库产后服务中心建设,对烘干机进行维修保养,建设罩棚仓,道路,购置部分输送、车辆、整理、检验设备,完成了两个产后服务中心建设。 “组织、参与不同级别、区域精品粮油展、绿色粮油展、是提升品牌的重要途径。”杨光在1月25日宝粮集团2018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说,宝粮集团分别参加中国俄罗斯宝应农产品专场会展,参展黑龙江中国粮食交易大会,参加上海、连云港农产品展、南京“江苏十大好米”、扬州“烟花三月”展、扬州海峡两岸农产品展览,宝应“丰收杯”名特优农产品展示会等活动,对外集中展示“宝粮”系列米、面、油、酒、水果等优质品种,宝粮大米蝉联“江苏好大米”称号,上海最畅销农产品称号。
荣誉与责任“共享”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18年,宝粮集团荣获“中国十佳粮油集团”特别奖,“中国百佳粮油企业”,“名佳”被评为“中国十佳粮油(食品)影响力品牌”,集团复审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名佳”面粉被复评为省名牌产品。集团被省粮食局、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先进集体,被省科技厅评为科技型企业。集团大米产品获评“江苏十大好米”,被授予苏米核心企业,苏米集体商标准用证书。 杨光表示,2019年宝粮集团将继续实施“差异化竞争,品牌化战略”。要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利用国家实施优质粮油工程,建设“中国好粮油”工程相关项目的契机,加强与大专院校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提高粮食加工深度、加工层次。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