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力推进中国“好粮油” 促进如东粮油增“颜值” | |||
| |||
“中国好粮油”行动是“优质粮食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县立足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和江苏省优质商品粮基地的资源优势,成功申报创建“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在此基础上,通过竞争性遴选的方式从全县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带动力的粮油骨干企业中选出如东县粮食购销公司和金太阳粮油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工程的实施主体,中国好粮油示范县工程投资1965万元,争取省以上补助925万元,目前到账648万元,聚全局之力,拓三条路径,打造优质品牌,提升产品“颜值”。 一、优质优价“守”颜值 制定下发了《如东县开展粮油优粮优价收购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优粮优价收购的概念、目标、奖补办法和保障措施。具体由县财政部门和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对优质粮和普通粮进行市场差价测算,按不超过差价部分的50%给予补助,且最高不超过0.2元/斤。特别是借力粮食全产业链联盟建设,通过供种、栽培、施肥用药、收购、加工、销售“六统一”,全程把控菜籽油、面粉、稻米质量安全,有序推进优质优价收购,改变了过去收“万家粮”、卖“大路货”的现象。通过实施优质优价收购,有力推动了“多种粮”向“种好粮”的转变,为我县粮油产品提档升级提供了优质粮源保证。金天阳粮油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开展优质油菜籽收购,签订优质油菜籽收购订单协议2.3万亩,收购优质油菜籽0.4万吨。如东县粮食购销公司根据《如东县开展粮油优粮优价收购工作实施意见》出台了《关于委托涉粮企业开展优粮优价收购申报的通知》。在企业自愿申报的基础上,县粮食购销公司在全县近50家大米和面粉加工企业中选出10家(其中:1家面粉企业、9家大米加工企业)具有仓储存粮设施、达到一定生产能力、资信良好无不良记录、销路广、纳入粮食社会流通统计范畴,在县内具有带动和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和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参与优质小麦和粳稻收购。在今年夏粮收购中,南通博爱面粉有限公司与县内优质小麦种植大户签订单收购协议3万多亩,协议中明确优质小麦收购价不低于普通价0.03元/斤。目前,该公司已收购优质小麦0.9万吨。其他9家优质粳稻收购企业在借助农技部门推广优质品种种植的基础上,主动与新型粮农种植组织对接洽谈,并已签订收购协议8.5万亩。 二、立体推广“靓”颜值 全面打响“如东大米”品牌创建的攻坚战役。委托南通守一广告公司对如东大米品牌推广进行策划,注重产品层次、包装和内涵设计。与如东喜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南通绿之蓝米业有限公司签订委托加工协议,并由如东粮食行业协会授权“如东大米”地理性商标,生产“老愚家”和“绿之蓝”系列“如东大米”。制作“如东大米”形象宣传短视频,建立“如东大米”微信公众号,利用南通电视台、如东电视台、南通兴东机场、户外屏等进行了多媒体广告宣传;在南通285个社区中精选60多个中高档小区的广告点进行灯箱广告宣传及线下推广活动。“如东大米”展示展销中心已于7月初开张营业,对外全方位立体展示如东优质“米、面、油”产品。为了确保“舌尖上”安全,一是建立3个总面积达1万亩的“如东大米”国家地理标识认证优质水稻种植基地。二在基地、收储和加工3个重要环节上安装了监控设施,做到从种子到大米全程监控,让“如东大米”品质提档、安全可溯;三是规范质量标准,拟定“如东大米”行业协会团体标准。今年来,如东大米积极参加各种大型展示展销和评选活动,特别是在江苏优质稻米暨品牌杂粮博览会上,“如东大米”获江苏好大米特等奖。 三、科技创新“增”颜值。 在创建“中国好粮油”行动示范县过程中,我们大力推广普及粮食科技,推进优质粮油基地建设,加快粮油产品提质升级。在稻米领域,着力加强对如东大米加工平台的技术改造,投资410万余对如东玉奇米业的大米生产线技术改造已竣工,正在调试运行中。在油脂领域,金太阳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的脱臭、脱碱技术改造已全部结束;与武汉博特尔油脂科技有限公司签约的风味菜籽油和风味葵籽油产学研科技创新开发项目正在研发中,计划8月底研制出产品,9月份结题。 到7月底为止,如东“好粮油示范”工程已投资1154万元,占投资总额的59%。促进了粮食种植结构优化调整,优质粮食种植面积达30万余亩,优质种植率提高10%;全年可为农增收3000余万元,农民增益率提高5%;粮油优质品率提高15%。为如东人民从“吃的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