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城北粮库:服务全方位 努力创品牌 | |||
| |||
常州城北粮库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粮食产业经济的政策,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到新的高度,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库作为承担着中央、省、市三级储备粮计划的粮食仓储企业,更是责无旁贷。粮食储备库一头连着种粮农民,一头系着市民餐桌,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多年来我库一直坚持“收好粮、保好粮、售好粮”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收购政策,构建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全力打造放心粮食工程,整合服务范围,大胆探索,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意识,努力创建常州粮食品牌,用诚信赢得市场口碑,用质量赢得市场信任,有幸于2017年获得了江苏省服务业名牌的荣誉称号,开创全省粮食行业服务创优先河,今天非常荣幸与各位领导同仁分享申报创优的点滴经验。
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已然成为新时代中央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粮食工作的重要组成,多年来,我库始终将“真诚服务农民”摆在工作的显著位置。具体体现在: 一是严格执行政策,方便农民售粮。坚持“优质服务,排忧解难,不准怠慢农民”的收购守则。完善服务措施,增设收购延伸点,在收购现场设立了农户休息室,提供毛巾、茶水等便民设施,并设立了农户结算处,使用现金结算的方式与农户进行结算,配合农户卖粮时间,坚持早开门、晚下班,中午不停磅,节假日不休息,节省了农户售粮的时间,方便农民售粮。 二是创新服务模式,为种粮大户提供优质服务。通过大走访活动,积极对接种粮大户、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生产主体,调查农民售粮意向与难处,宣传国家粮食收购政策,主动开展上门验质、预约收购服务,库内现具备300吨低温烘干塔,4台大型多功能组合除杂机,建设了以代整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的“五代”为核心的产后服务体系,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粮食储销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每天吞吐量近2000吨的收购季节,向船户发送安全告知书,为船户提供水、电服务,开启夜班模式,加班加点,确保没有过夜船,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粮食产后损失,保证了入库粮食质量,提高了农民的收益。 二、服务加工企业秉承品质 近几年国内粮食库存高企,储备粮轮换压力逐年加大,为保证各级政策性粮食顺利进行轮换,我们主动对接省内外各大粮食加工企业,提高库存粮食品质,加快出库步伐。 一是建立基地,确保原粮品质的稳定性。稳定的成品质量得益于稳定的原料供给,我们积极调研各地区优质粮食品种品质,大力推广优质粮源基地建设。在本地万绥、金坛、溧阳、苏北和东北等主要产粮区相继建立了优质粮源生产基地6万余亩,每年的优质粮食收购量稳定在3万吨左右,并建立起一支可靠的经纪人队伍,实行粮食订单收购,主动出击,掌握第一手储备和加工粮源,确保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可追溯的放心粮油产业链条,保障粮油食品安全,提供稳定、可靠的粮食品质,为打造品牌粮食打下基础。 二是绿色储粮,确保粮食的新鲜品质。积极采取低温保管,全面应用科学保粮技术,采用水源热泵低温储粮技术,通过对粮堆的低温控制,保持储存环节的新鲜度;通过电脑在线检测虫害,及时发现虫害,通过三防技术,有效控制虫害,切实减少储存环节的用药量,实现绿色储粮;通过对机械通风的合理控制,减少粮食水分流失,有效降低粮食损耗,从而确保流通环节储好粮;通过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实时在线监测储粮状态,并设有报警装置,一旦粮食出现发热、虫害等情况及时预警,全方位24小时确保储粮安全。我库储存的粮食质量上乘,吸引了一大批省内外各大粮食加工企业慕名前来采购,在粮食交易市场拍卖中价格屡创新高,科学绿色储粮效应得以充分体现。 三是建立和完善强有力的质量保证体系与组织机构,推行先进的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卓越绩效”管理、“5S”管理等先进质量管理办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为了能全面符合粮食质量检测项目的要求,我库改造了粮食质量检验室,同时送培了工作人员进行专业质量检测培训。2016年受天气影响,小麦赤霉病与呕吐毒素超标严重,为了确保入库粮食质量,与无锡苏微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究开发小麦呕吐毒素的快速检测仪器,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仪器取样方法不精准,计算繁琐,经过多次试验以及与公司研究员沟通,重新设计了检测仪器,升级为现在的SW-2时间分辨荧光分析仪,实现了便捷、准确检测小麦呕吐毒素,有效控制食品卫生指标。目前,库内质量检验室具备了除卫生检测项目以外的所有检测项目的检测能力,库内检验器材定期校准,有效确保数据精准,检验结果准确无误。 三、服务市民坚守粮心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粮食的需求已经由吃饱变成追究“好吃、营养、安全、便利”,基于此,我库始终将服务市民朋友,为广大市民提供放心优质粮油作为宗旨追求。近年来,我们始终这样做: 一是积极采用先进工艺,确保大米营养不流失。我库自筹资金投资建设大米加工项目,在砻谷机、米机等前道设备选型上重点考虑采用国内较为先进的设备;在色选、抛光等关键设备方面则选择国际上技术较为领先的牧羊公司的设备;在生产工艺上则重点考虑设备组合的合理性和对本地区原料及成品要求的适应性。由于指导思想明确,设备投产后其产品既能较好地符合国家对大米质量的要求,又较好地适应了市场的要求,全过程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承诺适度加工,保留了大米本有的营养价值,让食者吃得更安全、更健康、更营养。以品牌服务体系建设为途径,不断夯实品牌培育的技术基础。 二是坚持“诚信服务、百姓满意”的服务理念。把诚信服务建设贯穿到员工以及日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为整个企业营造出一种诚实守信、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工作氛围,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跟踪顾客需求,利用信函、电话、E_mail、等形式与顾客加以沟通,了解顾客的需要和期望并得到满足,针对产品的包装、食用口感、色泽、销售人员的态度、产品交付及时率等情况展开调查,了解顾客对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收集顾客反馈意见,会同有关部门加以分析改进和提高。 三是建立网络销售平台,推出私人定制新鲜粮油服务。努力开拓市场,充分做好实体经济,扩大市场覆盖面,将销售网点建在各大超市和卖场、大学和企事业单位,为了缩短从田间到餐桌最后一公里服务距离,我库在实体店基础上又建立“米市河”微商城,实现手机订购粮油,推出私人订购服务,新鲜配送到家服务,每个家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量,提前预约加工,提供新鲜、口感好的大米,并实现送货上门。 四、服务同行协力共赢 2009年,我库借整体搬迁新建之机,超前谋划,积极探索建成一个集仓储、信息、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粮食储备库,现有仓容15万吨,51幢高大平房仓,全部配备了电脑测温、环流熏蒸、机械通风、低温仓储、远程监控等先进的仓储设施设备。 一是仓储信息化引领行业,经验共享。在国家发改委信息化试点工程的支撑下,在全国第一个实现了粮库信息化,接待国内外参观学习人员近600批次,开创了全国“数字化粮库”建设之先河。为保持粮食信息化水平在全省乃至全国保持领先,我们紧紧围绕“有用、管用、实用”原则,完成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三次升级,达到了最新的4.0版本。升级和改造后的系统涵盖了粮库综合平台展示中心、视频会议中心、各种培训中心等三大功能和综合业务管理、智能出入库、智能仓储、管控一体化、智能安防、粮食OA等六大系统。并升级成移动管理模式,只要在手机上安装粮食流通信息管理系统APP,就能实现随时随地查看粮情。全新的信息化系统获得了各省市仓储企业的青睐,各地仓储企业多次组织保管员、化验员及企业信息人员来我库交流学习,为此我库专门安排了讲解人员为参观人员答疑解惑,在与各地专业人才的交流中,我们也不断吸取经验,改进系统设置。 二是现代仓储建设知无不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多次、多场合反复强调粮食安全和重视粮食工作。2014年,国家粮食局、国家财政部启动了粮食“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工程,全国各地粮食部门都紧锣密鼓加紧施工。在全国建仓热潮中,也迎来了不少前来借鉴交流的企业,我库与来访企业一起就仓库布局、功能设置、配套设施配备等建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经验教训与大家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五、服务社会责任远行 粮食文化建设任重道远,粮食文化服务社会更是天地广阔,作为国家粮食储备库,我们一直致力于打造粮食文化社会教育之功能。 一是基地教育,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平台。2015年8月6日我库被市文明办列入了首批32家“市级未成年人社会实践基地”,又被市教育局、市粮食局授予“常州市中小学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荣誉,这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社会责任,库领导高度重视,工会、党群办、共青团及一些年轻生产骨干自愿组成工作班子,兼职带队、讲解、维护秩序等工作岗位。从粮食流通的起源、五谷的分类、古今粮仓及储粮技术等方面,利用声光电技术生动展示粮食文化,让不同年龄层次的未成年人深入参与学习,至今已接待中小学生三千余人次,让“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粮食文化精神得以传承和弘扬。 二是大力宣传爱粮节粮意识。我库作为全国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积极在各大社区、学校、机关开展放心粮油宣传展示、爱粮节粮征文演讲、爱粮节粮小窍门征集等一系列活动,向广大市民宣传爱粮节粮健康消费的理念、放心粮油消费和有关粮油质量鉴别的知识。 服务行业多彩纷呈,粮食企业服务农民、服务加工企业、服务市民、服务同行、服务社会更是崭新课题,因此不论何时,我们粮食企业都应当思考怎样把服务做得更深入,对群众需求及时回应,不断总结经验,继续探索,努力创建粮食服务品牌,为粮食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