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通市粮食工作将围绕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紧扣高质量发展,坚持民生、质量、法治、效能“四个优先”,切实提升收储保供、产业经济、依法管粮和管党治党“四项水平”,努力推动全市粮食流通业现代化建设再上台阶。 一、坚持民生优先,提升收储保供水平 积极顺应粮食收储制度改革,守住部门职责底线。加快消化不合理粮食库存,通过就地倒仓、就近集并整合、移库、租用社会仓容等措施,充分挖掘仓容潜力。把握市场行情,主动对接竞买企业,酌情让利、适当提前储备轮换等多种措施,加快粮食销售出库进度。按照国家“五要五不准”要求,严格执行政策,严明收购纪律,做到应收尽收,严禁以任何理由拒收、限收农民出售符合质量标准的粮食。充分发挥各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六代”服务功能,帮助农民实现自产粮食的价值提升。加大“满意苏粮”APP的宣传推广力度,积极主动对接服务种粮大户和“三个全覆盖”示范镇,努力促进农民丰产增收。健全地方储备粮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储备日常监管、轮换管理及出入库质量检验制度,加强成品粮油储备管理。主动应对粮价下行风险,指导企业有节奏的开展储备轮换,充分发挥储备粮调节市场的作用。加大储粮安全隐患排查力度,早预防、早发现、早排除,确保储粮安全。 二、坚持质量优先,提升产业经济水平 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发展粮食产业经济,走质量兴粮之路。继续推进粮食全产业链联盟建设,巩固和提升已建联盟水平,为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和质量兴农提供示范引领作用。加快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打造农民需要的粮食产后服务功能,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11个,实现4个产粮大县全覆盖。加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监测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基层粮食质检机构缺失,粮食质量安全预警监测与检验把关能力不足的问题,建成4家县级质检机构。积极申报评选“中国好粮油”,力争3-4个产品入选。继续推动“长三角北翼粮食物流产业集群”建设,优化完善海安粮食物流中心、如皋长三角精品粮油产业园等在建园区,推动启东中成粮油产业园实质性启动,力争南通粮油食品工业园规划早日落地。完善江苏粮油交易市场南通分市场平台体系,增强服务种粮农民、粮食企业的能力,力争年成交量突破10万吨。瞄准上海、苏南、网上“三大目标市场”,打响“长寿之都好粮油”品牌,加大地标品牌推广使用顶层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品牌创建、产销对接推介和市场推介活动。挖掘区域性粮食文化元素,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区域性名牌产品。 三、坚持法治优先,提升依法管粮水平 巩固和完善行业监督检查体系,全面推动实施依法管粮和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下市县长分级负责制取得实质性进展。完善执法联动机制和异地粮食行政执法协作制度,定期开展联合执法,灵活运用“四不两直”检查方式,严肃查处涉粮案件,营造公开透明、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突出安全储粮、安全生产、资金安全“三个重点”,深入开展问题隐患排查整改,全面压实企业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深入推进“放心粮油”工程,确保原粮质量检测覆盖率、不合格粮规范处置率、原粮出入库检验率和放心粮油店乡镇覆盖率“四个100%”。实行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粮食质量安全监管部门协调机制。加大新收获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品质测报、质量调查和库存粮食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力度,强化对农药残留、重金属、真菌毒素的检测,完善超标粮食处置机制,严防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粮食质量安全风险,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 四、坚持效能优先,提升管党治党水平 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进一步深化“走帮服”活动,对照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八个本领”要求,继续组织粮食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发展”大讨论,更新观念,学以致用,提高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激发全系统干部职工谋事创业热情。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不断提高各级党组织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坚持严管与厚爱相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建立健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改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为创新者、担当者、实干者搭建平台,撑腰鼓劲,进一步浓厚敢于担当、比学赶超、奋发作为的干事创业氛围。继续开展机关和事业单位廉政风险点排查,把“两个责任”落实到从严治党全过程。通过考学、考勤、考绩、考纪,进一步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锲而不舍抓好作风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