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粮食科技活动周在苏垦米业举办 | |||
| |||
5月下旬,国家粮食局联合中国科协、国家食药监总局、全国妇联开展了2017年粮食科技周活动。活动以“发展粮油科技、增加优质产品、保障主食安全”为主题。以推进优质粮油基地建设,促进粮油产品提质升级,提升优质粮油产地和企业品牌影响力,引导粮油健康消费为目标。在典型地点,沿着改革造就的粮食由少到饱,由饱到好的时空进程,按照“好种子、好原料、好储藏、好加工、好产品、好主食”的粮食产业链条,梯次开展系列活动,宣传主食营养知识和优质粮油生产技术。 5月24日,主办单位将苏垦米业作为优质大米加工典型企业开启了粮食加工分会场的序幕。国家粮食局仓储与科技司副司长陈玉中和江苏省粮食局党组成员董淑广亲临现场。来自全国各地20多个市县的50多位粮食系统工作者和广大市民一起参与了活动。现场分为科普宣传区域、苏垦产品展示区域等,围绕活动主题宣传优质粮油生产、仓储技术,进行粮油科普知识介绍,把适度加工、健康消费和爱粮节粮的理念,传递给广大粮食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现场气氛活跃,知识互动问答反响热烈,演员舞姿翩翩琴声悠扬,农发产品展区内咨询的市民络绎不绝,“苏垦尚膳”电商平台吸引了众多客人和市民注册购物。 活动当天,苏垦米业还组织了部分粮食企业家、管理部门和市民来到米业宝应湖分公司参加“企业开放日”活动。从育种育秧、粮食仓储、生产加工到产品抽检、运输物流等环节全产业链展示大米生产加工完整过程。近年来,苏垦米业合理设计工艺流程、生产组织等,根据实际情况对设备进行科学改造,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同时推进产学研结合,与科研机构及相关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针对关键技术难题开展研究和技术转化,实现了节本降耗提效。此外,公司着力提升米糠、麸皮等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产出率,达到了节粮增收的目的。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还介绍了与南京财经大学联合实施的“基于农业物联网的水稻安全溯源系统”。系统立足粮食质量安全这一出发点,基于物联网技术建立起从“农田到餐桌”的水稻安全溯源可视化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把水稻安全与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连接起来,使消费者可以透明地了解农产品生产和供应的全过程。 为了做好新形势下的粮食保障工作,从今年起,财政部、国家粮食局在粮食流通领域重点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着力推进“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聚焦“保障安全、提升品质、改善营养”,推进优质粮油基地建设,促进粮油产品提质升级,提升优质粮油产地和企业品牌影响力,引导粮油健康消费,在此背景下举办了本届粮食科技活动周。 目前我国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心已经从数量安全转向数量质量并重。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苏垦米业积极推动粮食供给侧结构改革,不断调优产品结构布局,增加绿色优质稻米的有效供给。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投入,保障粮食安全;不断调优产品结构布局,提升产品品质;强化生产工艺研究与改造,通过适度加工,改善产品营养;加强宣传推广,不断增强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