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人民的名义”做良心的事业 | |||
| |||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自古粮食在“以农立国”的中国具有重要地位。“米+良”则为粮,粮食行业不仅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更是一份良心事业,选择做粮食人,就要用爱和责任感去做事,要从关爱人民的角度出发,忠诚担当,尽职尽责。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这是我们粮食部门的品牌文化和经营理念。如何助推粮农增收,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一、强化融合促生产。完善粮食安全省长负责制,健全粮食部门与农业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粮食生产与流通的融合,既要保证粮食生产的数量,更要保证粮食生产的质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调优粮食生产结构,调好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大力指导农民、粮食生产大户、家庭农场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选择种植适应市场需求的粮食品种,产销对路。鼓励开展规模化综合种养模式,从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向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有机种植转变,适应绿色健康饮食的新型粮食消费模式。 二、强化执行抓购销。努力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实行精准对接、主动上门验质、开辟绿色通道,采取预约收购等多种方式,严格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优质优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的同时促进“种粮能赚钱”。粮食收购期间,推行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过程“零差错”、服务质量“零投诉”、服务受理“零推诿”的“四零”模式,提升群众售粮积极性和满意度。 三、强化服务降损耗。一方面,实现地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粮食烘干设施全覆盖,大幅降低农民翻晒成本,减少粮食发芽、发霉损失,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同时将农业机械化从“耕、种、收”延伸到“烘”,进一步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实施。另一方面,成立“农户科学储粮工作组”,负责从田间收割到入户储藏的全过程的质量、保管等服务指导,每年夏秋两季深入村组、农家田头,散发宣传手册,宣讲科学储粮等相关知识,使惜粮爱粮、科学储粮的理念深入人心,降低农村散户储粮损耗率。 四、强化储存保安全。一是要强化新仓建设,实现仓好粮安。要进一步深化“互联网+粮库”模式,加快智能化粮库建设,提升仓储现代化管理水平,实现可视、可感、可查、可控、可防、可联、可评、可依、可观、可拓“十大”功能,实现仓好粮安。二是要强化危仓改造,消除安全隐患。加大危仓老库改造力度,加强工程质量监管,确保维修后的粮仓达到“上不漏,下不潮,保温隔热、机械通风效果好,聚气密封程度高”的理想目标。三是要强化科技储粮,实现常储常新。大力推进智能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测控、谷物冷却、充氮气调储粮等新型储粮技术,保证库存粮食质量安全,进而实现“吃粮促健康”。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安全是关乎人人的重大基本民生问题。筑牢粮食安全防线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粮食人责无旁贷,应时刻尽心、尽力、尽责。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