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刘汉元:确保我国基本口粮供给安全 | ||||
| ||||
![]() “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供应量的问题,更是中国农业的产业安全问题、中国农民的就业与生计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安全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接受本报两会记者采访时表示,“应当保障我国基本口粮供给的安全,同时加快我国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 从2004到2015年的十多年间,我国粮食生产成果举世瞩目,取得了“十二连增”的成绩。2016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虽小幅下降0.8%,但总量亦达到12324.8亿斤。 然而在刘汉元委员看来,粮食的连年丰收,并不意味着我国基本口粮供应的“绝对”安全。据他介绍,近年来全球石油、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致使全球粮食贸易的海运价格不足十年前的四成,按美元计的国际市场小麦、大米价格也下跌了约三分之一,玉米价格下跌了近一半。与此同时,我国粮食价格长期、持续高于国际市场价格,一些品类高于国际市场三到五成,个别品类甚至高达一倍以上。 “从2005年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国际粮食贸易以美元计,这也使得国际粮价比国内就显得更有优势。”刘汉元委员说。 在此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的粮食进口大幅增长,尽管WTO允许中国对小麦、大米、玉米的进口实施关税配额制度,但当前我国粮食的进口数量已占到我国粮食总产量的20%。 对此刘汉元委员表示,当前我国多种农产品较为依赖进口,大豆进口量已占到我国需求总量的80%,超过60%的全球出口大豆被中国消纳。 “若国家放开对小麦、大米、玉米等的配额管制,必然导致进口小麦、大米、玉米在国内市场攻城拔寨,危及我国粮食产业和粮食安全。”刘汉元不无忧虑的说道,“事实上,去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较总需求量还存在缺口,差量在500亿斤左右,而我国人口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峰值14.5亿,粮食的差量将进一步扩大。” 在刘汉元委员看来,当前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供应量的问题,更是中国农业的产业安全问题、中国农民的就业与生计问题和国家重大战略安全问题。 “国家应当出台政策,确保水稻、小麦两大基本口粮100%的自给率。”刘汉元委员表示,“这些是我们的命根子口粮,抓住这部分基本口粮,并始终满足国家的基本需求,国家财政应该给予一定的补贴。” 刘汉元委员同时表示,确保基本口粮供给的安全并不是全盘“拒绝”进口粮食,而是立足现实情况,对于存化粮的处理要配套相关政策,对于应该通过全球化采购的口粮,也可明确全球化采购。 据悉,今年已是刘汉元连续20年担任全国政协委员,由他掌舵的通威集团成立于1992年,创办三十余年来坚定不移发展农业和新能源产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通威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企业及主要的畜禽饲料生产企业。 除国家基本口粮供给安全问题外,刘汉元委员还将针对当前我国电价改革、光伏补贴发放、减免光伏行业税费、发展光伏产业破解雾霾之困以及弘扬企业家精神等方面以政协提案及大会发言的形式提出建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