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新海粮食储备库始建于1955年,隶属连云港市粮食局,1992年成为国家首批命名的国家粮食储备库,具备中央、省、市三级储备粮承储资格,是集粮食储备和经营为一体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全库占地460亩,仓容量12万吨,日处理烘干能力600吨,年经营量15万吨,是省储备粮直属库中最大的粮库之一。
近年来,我库以储备粮经营管理为中心,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重点,以建设“绿色、人文、科技、强盛”美丽粮库为目标,以建设“四无粮仓”为抓手,大力弘扬“创业、创新、节俭、奉献”的粮食行业精神,经过9年的易地重建和发展,储粮管理工作转型升级,实现了仓储管理规范化、储粮智能化、设施现代化、环境生态化、队伍专业化。企业先后荣获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企业信用评价AAA级信用企业”和“诚信粮油企业”,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单位,江苏省示范粮库、“江苏省首批百强诚信企业”、全省“农民满意收购企业”、全省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四无粮仓”建设,切实保障储粮安全 以新库投入使用为契机,紧扣储粮管理提档升级这个主题,从基础工作入手,以质量为保证,不断夯实规范化管理设施基础。 一是健全企业管理制度,规范储粮经营行为。首先是结合省级示范粮库创建及仓储规范化管理要求,对《企业管理制度》、《仓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企业考核细则》等各项制度进行梳理、完善,编印了《员工手册》;其次是针对储备粮采购、储存、销售活动可能发生的廉政经营风险,围绕人、财、物、事,梳理工作流程图、排查廉政风险点、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完善规章制度,编印了《粮库内控手册》。同时对照企业规范化管理要求,制定考核细则,成立库考核小组,对仓储工作坚持一月一检查,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奖惩,在考核中发现亮点、找出不足;切实做到了让干部职工学有方、干有章、行有矩,促进仓储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标准化,促进企业管理提质增效上水平。 二是狠抓粮食收购控制,确保入仓粮食质量。在粮食入库环节,始终把质量放在首位,采取质检员初检、收购监督员随机抽检和保管员全程跟踪复查等三个环节严控入仓粮食质量,入库粮食合格率100%;对于水杂超标粮食,发挥好烘干清理设施优势,有效解决毛粮清理和潮粮烘干问题,实现毛粮潮粮入库、净粮干粮入仓。 三是狠抓粮情环境管理,及时消除储粮隐患。建立健全查仓制度、粮情报告制度、定期品质检测制度和“四无粮仓”考核制度,全面把握粮情,确保储备粮安全;在高温季节坚持每天检查粮情,加强异常粮情的排查,出现异常情况,结合制冷控温、机械通风、单管风机降温等技术加以处理,及时消除各种储粮安全隐患。按照“仓内面面光、仓外三不留”要求,认真执行“一、三、五”清洁卫生制度,设置防虫线,防止害虫交叉感染。 二、加快智慧粮库建设,提升仓储信息化管理水平 以易地重建新库为契机,紧紧围绕科技储粮这个根本,积极推进粮库信息化建设。 一是加大储粮技术装备投入,打牢科学储粮基础。新库建设投入使用以来,累计投入1500万元,配备粮食烘干、谷物制冷、环流熏蒸、粮情检测、机械通风、横向通风及空调与屋顶风机联合温控等先进储粮技术装备,储粮手段达到“四合一”要求,解决了高大平房仓安全储粮的主要难题,奠定安全储粮、科技储粮基础。 二是加强探索新型技术力度,丰富绿色储粮内涵。围绕“保储保供、降耗增效、绿色安全”的储粮目标,我库在科技保粮和绿色储粮方面进行有效探索和实践。采取自然通风低温储藏、机械通风低温储藏、机械制冷低温储藏、空调与屋顶风机联合控温、膜下内环流均衡粮温等技术,创造低温储粮环境,降低粮食生物活性,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减少熏蒸次数和用药量,降低保粮成本,减少储粮损耗,保证储粮品质,实现绿色储粮。 三是加快推进智慧粮库建设,实现科技储粮要求。2012年,我库以“数字化粮库、信息化物流、社会化平台”为建设目标,投资300万元率先在全省同行业初步建成基于物联网信息化的粮库业务管理系统、自动化作业系统、智能化仓储系统、三维可视化系统和安防监控系统,全方位提升我库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2015年,我库被省粮食局列为储备粮动态监管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单位。2016年投资200万元,升级改造原“数字粮库”系统,进一步提升粮库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作业流程标准化、信息采集自动化、仓储保管智能化、业务管理集成化。2016年夏粮收购前投入使用中储粮粮食可视化收购“一卡通”系统,并成功实现与“数字粮库”系统的并网运行,满足收购资金管理“看得见、管得着、用得好”要求。在数字粮库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在收购结算上实现网银结算,既消除现金支付风险,又节约时间,方便售粮农民。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创企业发展新局面 一是抓好人员培训,提高保粮技能。搞好仓储规范化管理,关键在人才。近年来,我库先后派出15名职工参加粮油保管员、质量检验员职业技能培训;鼓励储检人员参加省、市粮食行业技能比赛,以赛代学,以赛代训,学训促赛;创新培训方式,采取走出去参观学习,请进来邀请专家来库传经送宝,拓展科技储粮知识面。 二是抓好技术练兵,提振干事精神。以“保粮安、强管理、增效益、促发展”为主题,以创一流工作业绩为根本,开展争创“四无示范仓”、“四能手五标兵”等劳动竞赛活动,抓好职工岗位技术练兵,争创粮食保管能手、粮食检验能手、技术革新能手、企业管理标兵、安全生产标兵、环境建设标兵等先进典型,培育工匠精神,实现自身素质上层次、工作技能上水平、本职工作出成果。 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助推粮库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把企业文化建设内容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 2015年荣获连云港市“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称号。2016年荣获省级职工书屋示范点。主要做法是:一是培育粮食文化,增强职业使命感。《粮库简报》创刊18年来,累计编印190余期,记录了企业文化的丰富内容。2015年编辑出版的《江苏省新海粮食储备直属库志》,集中反映粮库60年发展历程。二是培育爱心文化,构建爱心企业。制定《新海粮库爱心基金管理实施办法》, “爱心基金账户”建立以来,累计救助重大疾病患者及困难补助50人次,支付爱心基金20万元;三是培育书香文化,提升职工素质。建好职工读书屋,为职工学习阅读创造条件。库孙刚副主任参加2015年全国职工经典诵读大赛,并荣获三等奖。五是培育勤廉文化,营造清廉氛围,荣获连云港市廉政文化示范点。 三是发挥企业自身优势,拓展企业发展空间。我库充分发挥“四无粮仓”基础牢固、储粮技术先进、仓储管理经验丰富等优势,积极拓展企业发展空间,2016年下半年与实力国企签订合作建设8.5万吨粮食仓储项目协议,并选派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员工团队参与合作企业连云港和茂粮食仓储有限公司的各项工作。该项目被列入全市2017年重点项目,一期3.5万吨仓储项目已开工建设,有望实现新仓装夏粮。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弘扬“创业、创新、节俭、奉献”的粮食行业精神,把粮食仓储规范化、现代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融入企业发展全过程,推进储粮管理由“无害虫、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的安全储粮阶段向“绿色、生态、智能、高效”的绿色生态储粮阶段转型发展,为守住管好“天下粮仓”,打造新型现代化智慧粮库做出新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