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以“智慧粮库”建设提升为农服务能力 | ||||
| ||||
智慧粮库建设不仅是粮食行业发展的引擎,更是提升粮库管理水平,提升为农服务能力的保障。2016年,邗江区粮食局进一步深化“物联网+粮库”模式,在邗江中心粮库打造区内首个“智慧粮库”,实现可视、可感、可查、可控、可防、可联、可评、可依、可观、可拓“十大”功能,将中心库打造成“邗江智慧粮库示范点”。 我局于2016年年初启动智能化升级项目,从项目规划、建设到运行,坚持探索“智慧粮库”更好的服务人民群众,突出智慧粮库在为农服务中的作用,把科技实力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实惠和便利。该工程于2016年8月15日开工,历时两月竣工,10月18日投入试运行,效果良好,并已通过省、市局专家组验收。 一、实用为基,精选四大模块 我区智能化粮库建设坚持以“可靠性、稳定性、先进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开放性、经济和适用性、集中性”为原则,兼顾实用与前瞻效能,集智能仓储、收购、财务、监控四大模块为一体,采用可视化物联系统建设,不仅与粮情检测系统、汽车衡称重系统实行联网共享,实现粮食从收购、入库、储存、出库信息化管理,而且进一步提升了智能通风、智能气体检测等功能,实现了仓储管理全程智能化。 我区智能化粮库建设涵盖了综合业务管理、智能出入库作业、仓储智能化、智能安防、基础设施建设等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这些系统对粮库业务实现无缝隙、全覆盖的智能化管理,并对日常管理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粮食储藏、企业管理、信息技术进行优化组合,实现科学储粮和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服务为先,全面提档升级 “智慧粮库”建设对打通服务粮农“最后一公里”至关重要,在简化农户卖粮环节,理顺农户卖粮秩序,加快农户卖粮速度,减少农户售粮时间方面发挥较大作用。一方面,农户通过简单的刷卡(指纹确认)操作,售粮车辆即可通过报岗、检验、过磅、卸粮、回皮、结算、出库的全部流程,实现一卡通售粮,简化了程序,提升了售粮效率,为农服务更加便捷。另一方面,以透明化的电脑联网、LED显示、广播报幕的方式,即称即报,即算即知,确保农户第一时间掌握所售粮食情况,树立粮食收购诚信形象。并且采用全库无死角网络摄像头监控,帮助工作人员及时监管库区收购工作各环节运转状况,对易堵路段及时疏导,确保收购现场稳定有序。 “智慧粮库”建设有助于实现科学储粮,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该系统采用物联网智能技术,建设科学储粮系统,结合气候条件、仓储条件及储粮品种、性质、储存时间等因素,对每个仓的粮食在一个轮换周期内的温度、气体、能耗等变化情况进行记录监管,实现了粮仓智能通风及智能气体检测等功能,可归纳科学储粮规律,形成最优储粮管理模式,逐步建立成熟的储粮和防治技术的方案库、模型库和数据库,实现储粮保质、减损、降耗,促进全区科学绿色储粮体系建设。 三、发展为本,跨越人才断层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才是科技粮库的重要支撑。我局自开展“粮安工程”以来,积极打造企业新形象,筑巢引凤。既注重跨学科、交叉学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又注重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在项目中培养人才。一方面,介于我区下属企业年龄老化、年轻队伍少,层次偏低、专业人员少的现状,为能更好的发挥粮库现代化管理的作用,着力实施职工技能提升行动。我局专门举办信息化系统培训班,组织基层企业负责人、收储业务人员以及局相关科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由系统研发单位工程师对系统的信息内容、操作步骤、日常维护等知识进行培训,开展模拟实践操作,提高现有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实施人才引进工程,制订三年期人才引进计划,2016年通过人才市场公布招录条件,公开公平择优录用了四名大专以上人才,充实到基层粮食购销企业人才队伍中,同时,本着“突出实绩、优化结构、重点倾斜、兼顾一线”的原则,不断完善和充实人才评价标准,加速选拔和培养人才。 四、效能为要,实现掌上办公 智能化粮库的建设旨在打造粮食流通现代化工程,实现粮食经营方式的转变,功在当前,利在长远,前景展望非常值得期待。实现电脑上无纸化办公只是这阶段的现实目标,随着全国数字化粮库的建设和4G网络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打造手机客户端,无论人在哪里,只要通过手机就能管理天下粮仓,真正使粮食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之,我局在邗江中心粮库实现“智慧粮库”,有助于发挥其智慧化样板库的示范作用,通过建设和运行经验的积累,逐步推广到其他储备库,最终形成覆盖邗江全区的信息化管理网络数据中心,实现全区粮食储备库的智能化运行管理和互联互通。同时,通过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突出三维可视化管理,提升了为农服务能力,提高了全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信息化水平,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