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通社讯
今年是我国粮食供给侧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广大农民 朋友最困苦的一年,面对粮食价格的不断下跌,让众多种植者选择观望,甚至打算离开土地。 然而,就在国内粮油购销市场一片困境之时,国际粮源却仍在紧敲我国粮食的进口大门:对他们来讲,中国粮价显然能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利润! 收集一下,显示俄罗斯加大对我国的小麦大豆等农产品出口推销力度,开放出口码头、主打非转基因牌,甚至不惜零关税出口。然后是柬埔寨寻求中国大米市场,并希望在完成10万吨的基础上明年增加至20万吨,在然后是马来西亚,希望中国能扩大对其棕榈油的采购。 原因无他:年初的一份报告显示,国产小麦的价格要比进口同品质小麦每一吨高823元,大米每吨价差是790元,玉米达到每吨428元。 虽然有那么多的存粮躺在国家粮库里,但显然不具备和这些国际粮源进行市场竞争。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近年来随着我国企业不断走出去,在复杂的经济背景下,粮食进口将不可避免。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财政对农业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目前美国已经开始对我国农业补贴向WTO投诉。 早在今年年初,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在回应“中国粮食库存处于历史最高位,另一方面粮食进口大量增长”时表示:进口粮增多,玉米替代品进口猛增,这是粮食品种结构缺陷和国内外粮价倒挂双重影响的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