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访中储粮镇江基地张中董事长 | |||
| |||
现代型基地 专业化经营 标杆式企业 ——专访中储粮镇江基地张中董事长
中储粮镇江基地是中储粮在长江流域重要的油脂油料物流中心,也是中储粮油脂油料最大产业基地,在我国油脂油料产业布局中具有战略意义。日前,省粮食行业协会组成采访组专访基地党委书记、中储粮镇江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中先生。现将有关内容与读者分享。 采:镇江基地是中储粮发展油脂油料产业的重大战略项目,对服务国家宏观调控、保障粮油市场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基地建设和发展情况如何? 张:镇江基地位于镇江市京口区谏壁街道,地处江(长江)河(运河)交汇口,北靠镇江港谏壁港区,南临312国道、沪宁高速,东临建设中的连淮扬镇铁公路过江通道,区位十分优越。 基地成立于2007年4月,同年8月收购中盛粮油工业(镇江)有限公司全部资产。根据镇江基地区位优势和功能定位,中储粮总公司决定将镇江基地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长江流域油脂油料集散中心和服务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载体,力争在国内油脂油料行业内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与话语权。2008年5月,我们通过规划论证,先后启动仓储、加工、物流三大大体系建设。 通过九年多的艰苦努力,我们基本实现产业体系建设目标。基地占地面积900亩,总投资24亿元,拥有油脂油料仓储规模117万吨;油脂油料年加工能力402万吨(其中大豆加工能力270万吨,油脂精炼分提能力102万吨,包装油灌装能力30万吨);拥有2个7万吨级粮油专用码头泊位和6个内港池码头泊位,年吞吐能力800万吨。目前镇江基地已发展成为集仓储、物流、加工、贸易、质检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油脂油料产业基地,也是油脂公司五大基地(东莞、镇江、津唐、新郑、成都)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产业基地。 采:李克强总理要求粮食人守住管好天下粮仓,中储粮镇江基地可以说是天下油罐,是怎么守住管好中央储备油脂油料的? 张:中储粮镇江基地确实可以说是天下油罐的重要组成部分,守住管好并切实服务国家宏观调控,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基地组建以来,我们坚决贯彻中储粮“两个确保”(即确保储备粮油数量真实、质量良好,确保国家急需时调得动、用得上)的要求,从严加强储备粮油管理,不断创新科技储粮手段,管理和经营水平稳步提升。先后荣获国家粮食局“全国粮油仓储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和中储粮总公司“先进直属库”荣誉称号。 在储备管理方面,我们注重体制创新,严格规范管理,侧重在五个方面:一是按照中储粮总公司、油脂公司要求,推进专业化经营管理,圆满完成江苏辖区油脂油料统贷统还工作,实现了管理分散型向集中型转变,降低了管理风险,降低了保管损耗,降低了管理费用。二是严格落实制度,建立一套含仓储、统计、质量、安全等在内的油脂油料管理制度,明确计划管理、出入库管理、质量考核、统计报送、轮换经营等各项制度,强化监督执行。三是采取现代化手段,大力推进仓储标准化和智能化建设,加大科技储粮创新力度,提升储备粮管理水平。四是筑牢政策性业务与市场化业务防火墙,主要表现为“四分开”,即机构分开、人员分开、流程分开、核算分开。基地三个独立法人单位在人事上按照各自编制录用人员,在财务上独立核算,在体系流程上建立各自的管控体系,在管控工具上直属库采取总公司大业务信息系统,公司采取油脂公司统一ERP业务系统,质检中心引入LIMS实验室管理系统。五是加强油脂油料质检质监体系建设,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提升质检队伍建设与质检能力,加强对中央事权粮油管理与监督检查。 采:油脂油料储备相当于蓄水池,必须推陈储新。镇江基地储量规模大,怎样搞好轮换工作的? 张:镇江基地按照中储粮油脂公司“统分结合、以统为主,决策上收、操作下移”集团化管控模式,由油脂公司统一制定集团轮换计划,镇江基地作为执行主体,严把油脂油料出入库质量关、轮换进度关、合同执行关、资金控制关、审核复查关。我们实行市场化运营做好做活油脂油料储备轮换:一是围绕轮换搞加工,通过储备油脂油料的轮换延伸产业链条,建设配套的大豆加工厂、油脂精炼厂,实现主动轮换,较好地解决大豆轮换困难和不宜存大豆快速轮换的瓶颈问题,并实现了零距离轮换,降低了轮换物流成本和损耗。二是围绕轮换搞贸易。扩建仓储规模,更好地服务油脂油料储备轮换,提升企业宏观调控能力。目前,基地产业体系建设涉及仓储、加工、物流、贸易、质检研发等多项领域,豆粕及中小包装油等产品已成功迈向市场,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三是结合市场搞物流,加快推进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长江码头不可再生资源优势、区域地理优势和产业体系功能优势,在较好完成国家储备油脂油料轮换任务的同时,积极开拓市场化业务,提升中储粮市场竞争力。目前,市场化中转业务品种由大豆、油脂拓宽到高粱、大麦、玉米等。 采:油脂油料受国际市场影响比较大,镇江基地又是大进大出,那么是怎么规避风险,稳健运营? 张:镇江基地统一由油脂公司决策进口大豆、油脂的采购与经营,通过有效套期保值与头寸管理,规避市场风险,稳健赚取业务利润。我们基地在保障政策性业务规范、安全、优先的基础上,依靠轮换开展油脂油料加工、物流中转、包装油销售等市场化经营业务。按照油脂公司统一销售策略,做好生产、营销计划制定和落实工作。生产上注重质量、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控制。镇江基地的大豆压榨和油脂精炼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20元/吨左右,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销售上以推进订货、保障供货、控制合同执行风险为主,期现结合,合理运用基差移仓,确保合同执行率100%,不断加强经销商渠道的维护,规避经营风险。业务上注重加强市场行情分析,以区域市场为中心,建立核心客户群,维护好企业信誉。物流中转上充分发挥码头资源优势,采用交割与中转相结合的方式,以快、优、省、好的特点赢得市场。2015年外贸中转量250万吨,码头吞吐量475万吨,取得了历史性新突破。从几年实践效果来看,镇江基地未出现任何重大经营风险,各项经营指标平稳增长。截止2015年底,实现营业收入总额为430亿元、利润12亿元,上缴国家税费5亿元;资产总额从收购之初的3亿元增加到2016 年的95亿元。 采:我们在基地参观,看到功能分区明显、厂区环境洁净、工艺技术先进、安全生产严格、仓储管理智能化、员工精神昂扬,充分感受到现代企业的风范。基地在企业文化和团队建设上有什么特色? 张:人是最活跃的生产力要素,现代企业必须建设企业文化,强化团队合力。我们基地以“忠诚、创造、梦想”为核心价值观,采取灵活多样方式构建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凝聚力不断增强、战斗力不断提升、影响力不断扩大。先后获得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央企业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江苏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江苏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食品行业优秀企业、江苏诚信管理示范企业等荣誉称号,在中储粮总公司还获得很多奖项和荣誉。 我们秉持人才强企理念,坚持实行动态管理,打造基地团队。在人才招聘上,采取多渠道方式,从优秀企业中猎取经验丰富的高素质人才。在人员使用上,坚持竞聘上岗与内部考察、推荐、轮岗等方式有机结合,注重人才培养,优化晋升通道。2015年又建立双通道的职业发展体系,分职类、分序列、分等级建立任职资格和职业发展体系,调动员工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在薪酬管理上,严格按照岗位价值确定薪酬,建立岗位序列管理机制,通过市场薪酬水平、岗位价值评估,真正实现薪酬的动态管理。在员工培训上,开办了“中储粮镇江基地网络商学院”,着力实施人才培养“麦穗”工程,鼓励员工学历和能力提升。开展PCA(员工心理增值)计划,关注员工心理健康,提高了员工整体素质。共有60余名员工通过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认证,考取了各工种的高级工以上资格。先后20多名员工分别荣获“中央企业技术能手”、“江苏省技术能手”、“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镇江市五一技术标兵”、“镇江市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基地有70余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获得了1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我们先后向系统内输送了30多名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 中储粮镇江基地稳健运营、快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面对激烈竞争的国内外市场,我们仍然任重道远。今后我们坚持突出主业,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严格管理,深化改革,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开拓市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将镇江基地打造成企业规模一流、经营能力一流、管理水平一流、产业实力一流、人才队伍一流的优秀企业。【何广龙、王勇、刘星鹏】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