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品牌建设引领粮企重视品质提升 | |||
| |||
粮油市场报讯 在粮食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吉林省大力实施粮食品牌建设,打造玉米、大米、杂粮“三张名片”。在品牌建设引领下,吉林部分粮食企业自发走上提升粮食品质之路,以品质促品牌,赢得了销区客户的青睐。 对于8月11日召开的“2016中国粮油财富论坛·查干湖夏季峰会暨吉林省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松粮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宝蒙权充满了期待。“供给侧改革的新形势,对粮食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前我们重视数量,现在则是量质并重,并突出品质。如何提高品质,对品牌建设至关重要。”宝蒙权对粮油市场报记者说。 宝蒙权表示,好的品种决定品质,而好的品质更利于品牌塑造。“查干湖大米”是“吉林大米”西部区域的代表品牌,为了提升大米品质,松粮集团在品种研发上下工夫,组建松农高科,联合18个科研院所,引入国内外150个粳稻品种,打造中国北方粳稻种子硅谷,选育适合松粮的专属品种。 宝蒙权透露,以品质促品牌的“吉林大米”品牌影响力开始显现,在即将举办的产销协作会上,松粮集团和南方销区客户仅精品大米和杂粮签约就将达到3万吨。 同样处于松原地区的北显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经营绿色大米、生态杂粮的企业。记者见到该公司董事长张显的时候,他刚从吉林杂粮主产县长岭县回来。 “长岭县三团七十八村有1800垧土地,当地的绿豆、荞麦、高粱、糜子品质非常高,但周边没有大企业,那么好的杂粮卖不出去。我这次去就是跟他们敲定来年在这片土地的订单种植。有了品质保障,市场才能更宽广。”张显说。 张显认为,杂粮是吉林的“健康名片”,通过“2016中国粮油财富论坛·查干湖夏季峰会暨吉林省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这个平台,吉林杂粮必将赢得更多南方销区客户的关注,将这张名片擦得更亮,带动吉林杂粮产业做大做强,走向国内,走向国际。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