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宝粮集团董事长陈书勤采访录 | |||
| |||
改革促发展 创新出成效 ——江苏宝粮集团董事长陈书勤采访录 宝粮集团是我省首家县级粮食集团公司,2011年10月挂牌成立后,通过实施股权优化、资产重组和产业,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这在全省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具有典型示范作用。为研究探索国有粮食企业改革路径和成功经验,日前,省粮食行业协会组织对集团陈书勤董事长进行专访,现摘录特飨读者。 采访人(以下简称“采”):宝粮集团是江苏首个县级粮食企业改革成功典范,在实际改革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化解的?目前宝粮集团是什么架构,运作效能如何?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供复制或借鉴? 陈书勤(以下简称“陈”):2001年国家放开八省市粮食市场后,宝应县粮食系统从置换职工身份的企业改革,到对亏损企业的破产重组,再到重新构建从种植到收储、加工、运销的产加销一体化的集团企业,宝粮集团是在不断改革中孕育成长。回顾整个改革过程,总结起来有三难:一是职工分流难。我们坚持公开公正公平,从企业负责人改起,干部带头解除劳动关系,员工人数从10500人缩减到400多人。二是资金筹措难。改革初期采取“三个一点”即盘活资金筹一点,向上争取政策支持一点,向外拆借一点,改革中我们千方百计积累了约5亿多元,用于支付企业改制成本和投入企业发展。三是观念转变难。粮食系统长期实行的纯计划经济,干部职工对市场化改革极度不适应,为此我们在企业内部完全按市场化进行管理,实行全员目标绩效考核,工资福利待遇与经营业绩挂钩,破除了大锅饭的体制机制,干部职工的思想观念也随之逐步转变。 重组后的宝粮集团以粮食购销业务为基础,以粮食加工业务为重点,打造出一条从田头到餐桌的绿色产业链。目前,江苏宝粮集团旗下有宝应湖粮食物流中心、名佳食品、永佳米业、宝粮酒业、奕佳农牧、宝应湖运输公司、宝粮油脂七个子公司,这七个子公司虽是独立法人,但都是粮食全产业链的有机组成部分,既独立开展业务,又相互关联,实现了从种植到收储再到加工运销的一体化,正努力构建“大粮食、大物流、大市场、大产业”的格局。2015年度,宝粮集团总资产7.5亿元,购销总量57.3万吨,销售收入15.15亿元。 宝粮集团的改革与发展经验,归纳起来有四点,一是一定要将宏观政策与本地的实际有机结合,选准突破口,以点的突破带动面上发展;二是要有目标,不同阶段要有递进的发展目标;三是要有一个干事创业的团队;四是政企要分开,不然行政领导的调整会影响企业发展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采:县域粮食企业一直是为农服务、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载体。当前农村粮食生产方式正在走规模化之路,宝粮集团如何保持和弘扬为农服务的优良传统,创新为农服务措施的? 陈:近年来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保护了农民种粮收益,但是如何让好粮卖出好价钱,使优良品种得以推广,开辟优质粮源市场,适应消费市场需求,这是新课题。宝粮集团实施以基地试验示范带动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的方式,逐步实现公司+农户的产销合作模式,实现产品质量从源头可追溯。我们将集团利益与农户利益捆绑在一起,从农户角度考虑,分类提供服务,既提高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也使得集团获得了优质粮源。 2014年初,宝粮集团与全县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698个种粮大户签订了产销合作协议,种植面积12万亩。主要是根据种粮大户的需求分别提供多种服务。一是组建服务团队。抽调和组织相关人员,分别组成品种推广、技术指导、运销服务等服务小组,逐户落实服务内容,签订合作协议,提供各类服务;二是组织输送、装卸、铲车等设备,为种植面积特别大的种粮大户提供到点服务;三是做好全程服务,从产前的种子、化肥、资金到产中的技术指导,推广绿色种植模式,再到产后的粮食烘干、运销等等,特别是夏季农忙期间,运输车辆紧缺,宝粮旗下的运输公司专门成立了“宝粮便民服务车队”为种粮大户和困难农户提供运输服务。经过产销双方的共同努力,2015年夏秋两季,种粮大户的优良品种推广率达90%,合同收购履约率100%,宝粮便民服务车队为种粮大户运输粮食2万多吨,烘干粮食6万多吨。
采:现在粮食市场是群雄逐鹿,既有外资、央企大块头,又有众多民营企业,作为县域粮食企业如何打造全产业链,开辟多元发展新路? 陈:江苏宝粮控股集团,依托宝应县的生态平台优势,不断改革创新、探索实践,打造出一条集种植、购储、加工、检测、运输、配送为一体的绿色全产业链,提高了食品安全的可追溯,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梦想。 一是抓种植源头,保证全产业链“本正源清”。2015年2月,宝粮集团在全国粮食系统率先实施“龙头企业+种粮大户”的经营模式,并举行首场产销合作签约会,与种植规模100亩以上的698户种粮大户签订了协议,规模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签订协议后,宝粮集团引导农民种植符合粮油食品加工企业要求的粮食品种,将农产品加工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开发高附加值的粮油深加工产品。在奕佳农牧的农业示范园区内,300亩的果园种植了3个系列7个品种的有机水果,远销县内外等大中超市及农贸市场,满足中高收入群体需要。 二是过程监控,保证全产业链的“环环相扣”。宝粮集团对全产业链源头到终端进行有效管理,着力掌控关键环节,做到环环紧扣,从而建立了可追溯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粮食物流中心按照现代化粮食物流“四散化”的要求,粮食储存采用电子检测、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和谷物冷却“四合一”新技术,实现科学储粮。针对夏秋两季雨水较多的现实,物流中心充分发挥日处理1800吨烘干塔的优势,为卖粮农户提供烘干服务。名佳食品建成的专用面粉生产线全套引进瑞士布勒设备,并采用德国布拉班德粉质仪、拉伸仪、降落值仪等国际最先进高档专用粉检验设备检测。多年来,名佳食品产品的出厂合格率和开箱合格率均保持在100%。宝粮油脂精选我县非转基因菜籽,采用低温冷榨、冷冻脱蜡等现代最新工艺加工,采用全封闭制作、灌装,无任何劣质油品掺杂,是国家一级食用油。宝粮酒业聘请多位国家级酿酒大师,承袭江淮地区酿酒古法,结合现代工艺技术,并对产品品质进行全程把控。 三是纵深推进,保证全产业链的最大效益。宝粮在向消费者提供米、面、油、酒、水果等众多产品时,也对每个产品的原料、加工、包装、贸易等环节进行把控。集团与科研机构联手,开展产学研结合,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把粮食全产业链向精深加工方面延伸,在产品中植入绿色、有机、富硒等理念,提高产品附加值,生产各类精制小包装产品和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宝粮立足本地市场,同时与苏、浙、沪、闽等地区的经销商和多家知名卖场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根据集团现有米、面、油、酒、水果产品,准确定位产品市场,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营销方案。 在宝粮集团的全产业链模式下,各个产业链条之间已形成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互动与协同,为集团带来最经济的产业集群效应,宝粮集团旗下的各业务单位将进一步利用整体资源,共享采购、技术、生产、品牌、渠道、仓储、物流和服务,高效配置人力资源,降低管理与运营成本,搭建一个协同组织结构与业务运营平台,呈现出全产业链的最大优势。
采: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粮食消费也出现品牌化需求。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产品打进市场的通行证。现在粮油产品品牌很多很杂,宝粮集团如何注重产品质量和创建品牌来开拓市场的? 陈:宝应地处里下河,县域内湿地面积较大,小气候独特,生态环境十分优越,是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首家有机食品基地示范县。优良的地域环境,使得我县的粮食品质上乘,无论是小麦,还是水稻,都是深受市场追捧的抢手货。优质的粮源,为宝粮的品牌建设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为打造品牌,我们参与或开展了一系列的品牌创建活动。 首先是练好内功。通过全员质量管理,到争创“县长质量奖”,并以质量体系论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整套的品质管理体系,以过硬的品质管理体系确保宝粮集团的上市产品的质量过硬。集团旗下系列产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等称号。 其次是会展推介。2015年,集团分别参加了由国家农业部及区域重点省份组织的中国安徽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中国绿色农产品博览会、第十三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江苏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等,其中在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宝粮集团的品牌大米荣获农业部绿色食品办公室颁发的“第十六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这些全国性的会展,不仅宣传了“宝粮”品牌,也加强了与全国同行业的信息交流。 再次是媒体宣传。我们不仅与当地商家、媒体进行合作,还在《粮油市场报》上常年刊登宣传推介广告,全面宣传推介宝粮的米、面、油、水果等产品。去年,集团开展了“葡萄架下听七夕”的活动,扩大奕佳水果的知名度。
采:互联网发展迅猛,网上销售势头强劲。宝粮集团是如何站上“互联网+”风口,开辟粮油产品销售新模式? 陈:在大时代背景下,正值马云、刘强东等互联网大咖异军突起时,我们也敏锐地感觉到“互联网+”所带来的商机。2015年,我们把主攻电商平台作为全年的一项发展战略,组织精兵全力推进实施。3月份开始“试水”电商模式,先后与淘宝、1号店、苏宁易购等著名电商洽谈入驻相关事宜,并同步联络杭州网页设计公司,对网站产品开展独特运行设计,并于2015年9月26日在各网络商铺正式运作。运作三个月以后,每月销售增幅达100%,淘宝信用等级已达两星一钻,今年计划进驻天猫,进一步提升集团在电商的企业形象及品牌知名度。
采:宝粮集团改革很成功,发展起步很快,请董事长分享一下企业未来发展愿景。 陈:随着国家粮食政策的调整,粮食市场化步伐将更快,作为一个县域粮食集团企业,如何适应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我们想法是:一是打造优质的原粮基地,我们将以自有的试验示范基地不断引进和培育优质的稻麦品种,并与合作伙伴(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联手,大规模种植优良品种,这样可使宝粮的产品从原粮阶段就能胜人一筹;二是联手科研院所,使宝粮在向市场提供米面油的同时,不断推出市场所需的粮油精深加工产品;三是拓展市场空间,在现有上海、南京、成都等销售公司的基础上,不断寻求与其他大中城市粮商的合作,以点带面拓展全国销售市场;四是加大品牌建设的力度,扩大“宝粮”在全国的知名度,让广大消费者知晓、认同、喜爱宝粮品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人有高目标才能实现高价值,但实现高目标必须脚踏实地、稳步前行。企业同样如此,放眼未来,宝粮集团将与著名粮企比肩,放大自身优势,改进自身不足,打造一个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牌,一个屹立市场潮头的知名粮企。 (采访人:何广龙、刘星鹏、张晓宇) |
![]() |
![]() |
![]() |
![]() |
![]() |
![]() |
![]() |